發布日期:2022-11-05 點擊率:35
(1)線膨脹系數匹配原則
陶瓷金屬封接中的金屬件和陶瓷件的線膨脹系數應力求一致或接近,在室溫至焊接溫度的整個區域中,相差應在7%~10%范圍內,例如4J34和95%Al2O3瓷。
(2)低彈性模量、低屈服極限原則
在非匹配封接中,由于熱膨脹相差較大,應選擇具有低彈性模量、低屈服極限的金屬材料作為零件,例如無氧銅。
(3)熱導率接近原則
在選擇配偶材料時,除熱膨脹應匹配外,兩者的熱導率較近,對減小封接件的熱應力是有利的。
(4)壓應力原則
由于陶瓷的抗張強度大約是抗壓強度的1/10,因而,在設計封接件時,應盡可能使瓷件受壓應力。例如,對于高強度、高線膨脹系數的不銹鋼應采用外套封結構。
(5)減小應力原則
在保證封接件強度足夠的前提下,封接面上的金屬厚度應盡可能減薄,以釋放部分應力。例如,通常封接面上的金屬厚度為0.5~1.0mm。另外,管狀的細管比實心的針好。
(6)避免應力集中原則
應力集中在封接件中是十分有害的,往往造成可靠性差,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例如,輸出窗封接件應盡可能采用圓形窗,避免應用矩形或方形窗。
(7)過渡封接原則
封接過程中,特別是針封結構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過渡封接,降低應力。例如,Mo、可伐針φ≥lmm時,不應采用實心針直接封接,而應采用過渡封接。
(8)刀口封接原則
刀口封接在最近被大量采用,主要原因是:零件加工簡單、成本降低;零件配合、裝夾方便,易于規模化生產;封接應力小,有利于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提高。在結構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應盡可能采用刀口封接。例如,大直徑瓷環與不銹鋼圓筒的封接。
(9)撓性結構原則
除了上述在金屬零件上減小厚度可以減小應力外,采取撓性結構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因而在設計時應盡可能拉長封口間的距離、減小焊料量,焊接時不能形成實體或“死疙瘩”。
(10)焊料優選原則
在選擇焊料時,應盡量采用塑性好并在焊接時不與母材形成脆性化合物的材料,在形狀上,以采用絲狀為宜。據報道,在相同條件下,絲狀焊料比片狀的封接強度高20%~35%,盡量選用焊接溫度低的焊料。
(慧樸科技,huiputech)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三線制分體式真空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