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5 點擊率:37
方案概述
隧道工程的人員考勤及安全管理長期以來受到有關各方的重視,由于工程環境復雜,人員眾多,帶來了很多管理的不便。對隧道人員進行自動考勤,為員工的薪資計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減輕了人工考勤的壓力,同時避免了人工考勤的疏忽。隧道施工屬于高度危險作業,因此,對進入隧道人員的安全管理也引起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高度重視,對隧道內的人員加以考勤,對不同路段的人員加以定位,可以對事故施救組織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提高施救效率,減少事故損失,是災害預防的必要措施。
目前,全國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開展,隧道人員自動考勤定位管理系統將成為隧道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433MHz有源RFID技術在隧道人員自動考勤及定位管理的特點和優勢
1、具有穿透性強、繞射性強、傳輸距離遠等特點,適合于各種復雜環境,尤其適合在隧道施工的復雜環境。
2、鑒于433MHz的穿透性、繞射性強等特點,電子標簽可以胸牌形式吊掛于胸前,也可放置衣服口袋中,甚至可以放在錢包中,具有攜帶方便的特點。
3、自動遠距離識別,讀卡距離遠(1—150米可調),不需靠近刷卡,只需按正常的路徑出入工地即可識別,適合批量人員同時快速通過的識別(理論計算,速度在200KM/H以內均可有效識別)。
4、如欲對工程車輛、設備等加以管理,只需在車輛、設備上安裝電子標簽卡片即可,讀寫器和中繼器可同時識別。
5、超低功耗,無輻射傷害,使用安全可靠。
6、安裝方便,中繼器可掩埋于地下,不影響正常施工。
7、由于433MHzRFID強大的遠距離特性, 給予手持機應用很大的便利。對于緊急疏散演練等,只需利用手持機,即可掃描到集合地點的到位人員信息,方便緊急疏散的人員盤點。
8、對于塌方等事故,還可利用手持機檢查被困的人員信息,提高事故施救效率。
方案原理
系統由“應用軟件服務器”、“監控計算機”、“RFID中繼器”、“RFID讀寫器”和“RFID電子標簽”組成。
主要實現思路為:為每位員工配發“RFID電子標簽”,實現一人一卡,員工將“RFID電子標簽”掛于胸前或放在衣服口袋中(最好統一規定攜帶方式)。在隧道內分路段安裝“RFID中繼器”,值班室配發管理電腦并安裝“RFID讀寫器”。
當人員經過不同隧道路段時,相應的“RFID中繼器”獲取“RFID電子標簽”信號,并將信號轉發給“RFID讀寫器”。根據“RFID讀寫器”反饋的“RFID電子標簽”信息,監控計算機即可獲知出當前人員信息和人員位置狀態。
總體架構示意圖
人員考勤定位示意圖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基于433MHzRFID的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