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81
過去的幾個月來,出現不少關注超寬頻(UWB)技術的輿論,尤其是看到去年十月與最近,UWB晶片供應商WiQuest與TZero相繼歇業的新聞報導。如果你去Google搜尋一下UWB這個關鍵字,可能會發現不少宣告「UWB已死」的文章,不然就是認為該技術已經有一隻腳踏進墳墓。
行銷部門的同事告訴我,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編按:作者為UWB晶片供應商執行長);但最近UWB名聲實在太壞,對「UWB已死」的評論更是天大的誤解。因此我希望藉此文為UWB技術的狀況提出辯白,并對該市場的2009年趨勢作一些預測。
到目前為止,我還是對UWB的前景樂觀;沒有別的更好技術能以高速、低功耗無線傳遞多媒體內容。我們公司的團隊一直勤奮地工作、推出能發揮UWB優勢的解決方桉,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途中也曾經有挫折,有哪種技術不需經過這樣的艱苦歷程?以下是我對UWB技術之未來的看法。
1. UWB還活著
現在時機真的很壞,不只是UWB,產業界各領域都受到經濟衰退的沖擊;但只要市場完成自我調整,復甦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很多趨勢都顯示,市場是需要UWB的;該技術能提供現有技術無法做到的優勢,被採用率不高并非需求問題,而是供應端缺乏可用的解決方桉。
一些早期的UWB解決方桉在市場上存在著性能、高成本以及缺乏全球共通性的問題。不提該技術在問世頭幾年的標準競爭,幾乎每種新技術都會經歷這種階段;有些公司因為產品無法通過嚴格的市場考驗而失敗,也不足為奇。像是TZero,因為推廣的是獨家架構,其公司的歇業就不令人意外。
我們希望推出的是在性能、尺寸、功耗與全球共通性上都能迎合市場需求的產品,Staccato正在做的是提供可讓終端使用者充分發揮其消費性電子、可攜式設備功能的UWB方桉。而現在進入市場的所有障礙都已經掃除了,一場競賽才正要開始。
最近大廠三星(Samsung)推出了一系列UWB解決方桉,其他也有經營此領域的廠商還包括NEC、ST-NXP Wireless、CSR、瑞昱(Realtek)、Alereon、Wisair以及Staccato。不過我認為UWB市場的整併風潮方興未艾。
2. 歷史會重演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法則,半導體產業也適用,而WiQuest與TZero就是例證。雖然現今經濟情勢可能也加速了這兩家公司的陣亡,但它們的命運可說是歷史重演,包括藍牙、Wi-Fi等技術領域都有過類似的桉例,新創公司失敗、技術停滯以及共通性問題并不罕見。
很少有人會記得某些技術在演進成熟之前需要花多久的時間,而市場贏家也不見得是最早進來的業者,反而是能提供最符合市場需求之解決方桉的公司。在這裡我對贏家的標準是IPO金額可達10億美元的公司;在藍牙領域,一開始有兩三家先驅,而CSR是最后贏家;在Wi-Fi領域的公司就更多了,而Atheros則是最后贏家。
UWB還在經歷痛苦的成長歷程,但該技術的潛在價值仍然存在,現有的供應商也有夠力的解決方桉;那些說UWB瀕臨滅亡的市場觀察家言論都不正確,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有媒體說「藍牙已死」──不信的話去Google搜尋看看,類似的文章真的很多;但根據我查到的資料,藍牙晶片一年出貨量可達10億顆,很難說該技術已經死了。
現在UWB是在典型的、每種技術都會經歷的「hype curve」階段,雖然「理想破滅的低谷」因為經濟蕭條而加深,但我認為正向的成長與大豐收都已經不遠。
3. 英特爾沒放棄UWB
有條業界廣知的UWB新聞,是大廠英特爾(Intel)結束了UWB網路業務部門UNO( 參考:老大哥抽手 UWB玩不下去了?);這個消息在WiQuest歇業時爆出來,事實上英特爾結束UNO已經是幾個月前了。
但有個事實很重要,英特爾的UNO是由該公司新事業基金(Intel’s New Business Initiatives)所投資的新業務試驗,并不是該公司正式的產品部門;投入該業務僅是一種評估過程,后來該公司決定不將其納入核心業務,而是在需要的時候以「採購」的方式取得。
可能有人記得,其實藍牙與USB也經歷過類似的試驗;后來英特爾將USB業務賣給Cypress,藍牙業務部門也結束。這是英特爾經營非核心業務的一種慣例,該公司在初期階段用這種方法培育推動某種技術,然后在技術成熟之后讓外部的其他公司接手。
現在英特爾仍然有投資Staccato與Wisair,并參與了Staccato去年十一月的募資。如果UWB對英特爾核心業務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該公司可能會採取在Wi-Fi市場類似的舉動──他們併購了一家以色列Wi-Fi新創公司Envara,目前后者在英特爾的無線晶片組開發上扮演要角。
4. UWB將在2009年有新面貌
UWB 技術仍在不斷演進,現在包括Staccato等公司,都可提供新一代的解決方桉,訴求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的無線個人區域網路(PAN)應用。此外,這些新的解決方桉都能提供全球互通的優勢;目前日本、美國、韓國、歐盟以及中國,都已經核準UWB使用頻段,因此市場上的障礙可說都已經消除。
另一個讓UWB初期頗受詬病的傳輸速率問題,已經透過與無線USB (Wireless USB)協議的互通而獲得改善,目前消費者可看到其50 Mbps的速率表現,比Wi-Fi快兩倍,比藍牙快50倍,僅落后有線USB一點點。現在已有Wireless USB原型產品號稱可達到200Mbps的吞吐量,而我們希望能做到更好。
Wireless USB是UWB技術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標志,今年也會有一些改變,其規格將演進至1.1版,并取得強調全球互通性與高性能的進步。我們現在已可推出相關解決方桉,現在要做的就是掃除所有讓市場大量採用該技術的障礙。
(未完待續)
(參考原文: Viewpoint: Staccato CEO on the future of UWB,本文作者為Staccato Communications 執行長Marty Colombatto)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寵物管理系統中RFID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