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54
近幾年一些藥廠紛紛投入RFID技術的藥譜電子化(e - pedigree) 相關項目,包括Purdue Pharma、Pfizer 以及GSK (GlaxoSmithKline)都分別推動這些相關的項目并且將范圍擴及整個生產線。GSK宣布已經開始分配美國一款HIV藥品Trizivir的藥瓶皆貼附RFID標簽,并且同時考慮到病人安全防護的相關規劃。此款藥劑是國家藥品協會理事公布的32種最容易被仿制的藥品之一。
同時,醫藥界應用RFID技術來防止藥品被仿冒的要求越來越高,美國國會致力于立法透過RFID 等相關技術來建立追蹤體系,同時必須在2010年以前將處方藥包的追蹤系統完成。根據這項法案,藥商必需整合防竄改技術在氣泡包裝上,并且必須在2007年以前在三十多種最容易被仿冒的藥品包裝上加入追蹤技術。若此法
案通過,所有的藥品就都可以擁有完整的藥譜紀錄。此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要求醫藥產業發展RFID 的相關標準并且開始進行先導流程的規劃,如此一來將可以形成更廣泛的RFID技術應用。局方并表示, 希望在2007年前會有企業自愿完成此項先導計劃。
盡管如此,RFID 相關標準的發展尚無法完全支持整個醫藥配送系統上面的追蹤機制。為了能夠早日達成這個目標,醫藥產業供應鏈的各部份都已經投入大量的技術資源,并且采用共通的數據格式,以共享商品在供應鏈移動過程中的數據追蹤。在整個醫藥產業導人RFID 技術過程中,成本其實相當高,但是為了能夠全面追
蹤,技術導人又需要全面性的執行。像這樣典型雞生蛋蛋生雞的情況:大量的采用是降低卷標以及系統架構成本同時加強推動標準的重要因素,可是沒有低廉的成本和完備的標準又哪來2007年3月的大量采用?
藥商目前還致力于透過個別的先導案例在其生產在線應用RFID技術。只要RFID物品追蹤的功能存在, 它所帶來的價值主張就會被州、聯邦法律甚至是國會用來要求藥商配合導人,因此將消弭仿冒與黑市買賣的供應鏈漏洞。
消費性產業在多年前也經歷過這樣的狀況,而醫藥產業應該能夠從該產業過往經驗中學習。除非RFID技術已臻成熟,數據讀取率與數據發射定向性的問題得以解決,而產業也愿意將其供應鏈的細部流程清楚描繪,RFID技術才能夠有效率地發揮電子藥譜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功能。而藥商也不必將RFID技術當作解決所有事情的萬靈丹,畢竟追蹤藥品的過程與當中的信息流才是讓RFID技術有應用的機會,同時也讓庫存管理和供應鏈透明化有投資的理由。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基于RFID技術的醫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