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工業電子產品 > 無源元器件 > 電容

      類型分類:
      科普知識
      數據分類:
      電容

      iPhone投射式電容戰果能否擴大?

      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48

          將2根手指放于iPhone觸控屏幕上,手指向外劃、屏幕中的圖片就放大,反之則縮小。iPhone的Multi-Touch技術令許多人驚艷,但同時也激起眾人對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廣泛討論…

          自從Apple在去(2007)年1月展示iPhone Multi-Touch(多點觸控,附注1)功效后,立刻引起眾人對「投射式電容觸控」的注目,因為唯有使用投射式電容觸控,才能實現多點觸控,反之,若使用傳統電阻式觸控、表面電容式觸控,則只適用于單點觸控,即同時間只能感應1個點的觸控位置,不易實現多點觸控。

          不過對Apple而言,iPhone只是個開端,緊接著Apple新款的數字隨身聽iPod Touch,也是使用投射式電容觸控,高階的筆記型計算機MacBook Pro(使用Penryn代號處理器的新款機種)也有使用,而今(2008)年1月的超薄機種:MacBook Air也有使用,看來Apple頗有全面改用投射式電容意圖。

          事實上Apple確實很重視這項專利技術,Apple購并FingerWorks公司才取得多點觸控技術,展示iPhone之后也極少人能打聽到iPhone所用的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是由誰供貨,此方面極為低調隱密。

          簡單的說,數字式其實就是在觸控屏幕上埋設眾多格狀的透明按鈕,使用者的手指每觸碰屏幕上的每1點,就等于按下1個按鈕,如此就可以偵測出同時間2個(或2個以上)的觸控點。只要是數字式觸控,都有機會實現多點觸控,投射式、矩陣電阻(Matrix Resistive)式、紅外線(IR)式等皆屬于數字式電容技術。相對的,一般電阻式、表面電容式或是以聲訊原理(附注2)形成的觸控技術,都屬于模擬式,這些都難以支持多點觸控。

          若Apple未來真全面改用投射式電容觸控,那是否表示,其它手機業者也應該跟進?甚至現有筆記型計算機業者所用的表面式電容觸控,也該改成投射式電容觸控?投射式電容觸控既然有優點,但是否也有缺點呢?

          首先,電容式觸控成本較電阻式觸控昂貴,成本較高當然不易普及,而Apple向來勇于改變,且其產品在市場上多走高價路線,因此可以使用投射式電容,但對一般平價型商品而言,以成本角度來看,短時間無法實行投射式電容。

          當然,電容式的另一好處是誤觸性較低(與電阻式相比),操作穩定性而言也應當考慮電容式,且電容式的面板不易老化,耐用壽命較高。

          其次,電容式觸控不支持手寫輸入,即是觸控一律要使用者用手指輕觸屏幕表面,如此才能使用手指上的電容進行感測,倘若今天不用手指而是用牙簽進行觸控,由于牙簽尖端處的靜電電荷遠低于手指,因此電容式觸控根本無法進行感應。

          如此,已經習慣手寫的使用者,便會抱怨無法使用手寫,而用手指輕觸表面也很難完成手寫動作,除非顯示器畫面夠大,手寫應用才便利。

          還有,這也是目前投射式電容的致命傷:無法大尺寸化應用,眼前最高只能做到5英吋大小,要做出更大的投射式電容有其困難,由于投射式電容會在整個畫面的橫軸、縱軸上密布多條感測線(電阻式觸控只要4線、6線),在小畫面時還可以辦到,但大畫面想達成就要用上更多的線,線一旦增多電阻值也會相對增加,如此就難以維持原有的觸控特性。

          也因如此,新款MacBook Pro及MacBook Air,也只能在Touch Pad位置改用投射式電容,而不是在整個顯示器上使用投射式電容,眼前投射式電容只能用于手持式應用,且是5英吋以下的應用,高階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個人導航裝置(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PND)、數位相框(Digital Photo frame;DPF)…等無法使用。

          除上述幾點外,Apple似乎有意讓自家所有產品都實行投射式電容,日后有可能全線產品皆使用,而全面放棄表面式電容,一方面可以讓投射式電容/多點觸控技術與Apple產品劃上等號,凸顯Apple產品與其它品牌產品間的差異性,另一方面也唯有透過用量增加,才能降低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單價,此亦對Apple有利。

          Apple策略如此,但其它業者是否該跟進?答案看來為「否」,就全球整體觸控面板市場而言,即便Apple的iPhone在2007年內全球熱銷數百萬支,但與全球觸控面板市場相比,根本是微乎其微的用量,甚至可以略而不計,事實上,真正高用量的應用是超低價手機市場。

          很明顯的,只有高價產品適用投射式電容觸控,即便是Apple使用,也是先用于自家產品線中單價較高的高階產品,初階、入門級產品并不具備,然持續增加用量后,透過價量均攤效應,是有機會從高階擴展至中階,但要至低階仍還有一段路。

          就算其它業者跟進,也只能先用在高階產品上,而非初、中階產品,否則產品的料件成本(俗稱:BOM Cost)將因此增加。

          附注1:雖名為多點觸控,但也僅允許同時2點,而紐約大學的Jefferson Han所提出的多點觸控技術,則可同時2~10點以上的觸控。

          附注2:采聲訊原理的觸控技術,常見的有SAW(表面聲波)、GAW(聲波導)、DST(Dispersive Signal Technology)、以及APR(Acoustic Pulse Recognition)…等,其中DST是由3M公司提出,APR則是Elo公司,后兩者屬業者專利技術。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Atmel推出新型6信道觸

      推薦產品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韩国资源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爆乳|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高清视频| www一区二区www免费|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