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0 點擊率:43
微芯片是由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在1958年9月12日發明的,這個裝置揭開了人類二十世紀電子革命的序幕,同時宣告了數字時代的來臨。微芯片是采用微電子技術制成的集成電路芯片,它已發展到進入千兆(芯片GSI)時代。
微芯片(microchip,有時簡稱芯片)是一片包起來的計算機電路(一般叫集成電路),它是用一種原料例如硅(silicon)在很小的體積上制成的。微芯片是用來進行程序邏輯(邏輯或微處理器芯片)和計算機存貯(存貯器或可存期存貯器)的。微芯片也用來既包括邏輯又包括存貯,還可能為了特殊目的,例如模擬數字轉化(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位片和網關。
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1923年11月8日-2005年6月20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一項發明改變的不是某一領域,而是整個世界和革新了整個工業體系,那就是杰克發明的集成電路微芯片。1958年9月12日,這是一個偉大時刻的開始,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工程師‘杰克.基爾比’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顆集成電路IC微芯片。這個裝置揭開了人類二十世紀電子革命的序幕,同時宣告了數字時代的來臨。200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一個遲來了四十二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份殊榮,因為得獎時間相隔越久,也就越突顯他的成就。迄今為止,人類的電腦、手機、互聯網、電視、照相機、VD及所有電子產品內的核心部件集成電路,都源于他的發明。1947年,正好是貝爾實驗室宣布發明了晶體管的一年,應用晶體管組裝的電子設備還是太笨重了。顯然這時個人擁有一臺計算機,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科技總是在一個個夢想的驅動下前進。1952年,英國雷達研究所的G·W·A·達默首先提出了集成電路的構想:把電子線路所需要的晶體三極管、晶體二極管和其它元件全部制作在一塊半導體晶片上。雖然從對杰克·基爾比的自述中我們看不出這一構想對他是否有影響,但我們也能感受到,微電子技術的概念即將從工程師們的思維里噴薄而出。當時在德州儀器專注電路小型化研究的基爾比,利用多數同事放假、無人打擾的兩周思考難題。就在貝爾實驗室慶祝發明電晶體十周年后一個月,基爾比靈光涌現,在辦公室寫下五頁關鍵性的實驗日志。基爾比的新概念,是利用單獨一片矽做出完整的電路,如此可把電路縮到極小。當時同業都懷疑這想法是否可行,「我為不少技術論壇帶來娛樂效果,」基爾比在他所著「集成電路IC的誕生」一文中形容。1958年,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電路IC微芯片在他的努力下誕生。
微芯片上的器件密度已達到人腦中神經元密度水平。這樣水平的微芯片將促使計算機及通信產業更新換代,大大改變人們生產、生活的面貌。科學家們已在討論把微芯片記憶線路植入人的大腦以治療老年性癡呆癥,或增加人的記憶能力的可能性。用微芯片制做的手提式超級計算機、電子筆記本、微型翻譯機和便攜式電話等已陸續出現。微芯片是一種裝在與動物組織共容的生化玻璃管中,注寫有辨識號碼的計算機化芯片。整個微芯片只有米粒大小(13mm ×2.1mm),以無菌方式裝在針頭內, 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植入動物的皮下組織后,可在動物體內永久留存。它提供了動物-安全精確、簡便又經濟的永久性辨識,能保護寵物在走失或被竊的身份認定。微芯片中注寫了絕無重復的一組號碼,當遇到感讀機所發射的低能量的電磁波時,感讀機就會在顯示屏上出現芯片上的號碼。整個感讀過程只需要百萬分之幾秒的時間即可完成。一旦芯片被植入體內,芯片便會被動物體內所產生的蛋白質包里,終其寵物一生,芯片都會固定于植入部位。芯片不會穿出體外或磨損,也無須更換能源,因此即使在動物體內待著幾十年,都不會出問題,使用年限遠超過絕大多數的寵物壽命。任何年齡的動物皆可被植入芯片。幼年犬貓在開始進行預防注射計劃時,便可植入芯片;鳥類、馬及其它寵物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芯片植入。我們在此匯編了一份列有25款集成電路(IC)的名單。在由杰克·基爾比(Jack Kilby)和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注:兩人為集成電路的發明者)建造的大廈中,我們認為它們應當被冠以佼佼者的美譽。它們中的一部分成為了芯片發展史中不朽的豐碑。如西格尼蒂克公司的Signetics NE555定時器。它們中的一部分則成為了教科書中的設計范例,如飛兆半導體公司的Fairchild 741運算放大器。它們中的一部分的銷售量達到了數十億,并仍然在繼續銷售,如微芯科技公司的PIC微控制器。它們中的極小一部分開創出了全新的市場,如東芝的閃存。在它們當中,至少有一個成為了通俗文化中令人討厭的東西。問題:什么處理器能夠為美國動畫連續劇《飛出個未來》(Futurama)中的又是酒鬼又是煙槍的壞機器人班德提供動力。答案是:摩斯太克公司的MOS Technology 6502微處理器。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厚膜集成電路應用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