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11 點擊率:24
#1 作者:dnallzw
(聯系作者 | 作者點評過的期刊)
時間:2021-11-04 10:05
糾錯舉報
對我有幫助
0
研究方向: 信息科學 電子學與信息系統 信息處理方法與技術 投稿周期: 約1個月 版面費: 約500元/頁 錄用情況: 已投直接錄用
9月29號投稿;
9月30初審
10月18外審
10月25終審
10月28錄用待安排期刊,要求修改論文格式
11月3日將修改稿交回并匯版面費
傳感器信號處理電路方面的文章
期刊效率很高,點贊
#2 作者:xli1984
(聯系作者 | 作者點評過的期刊)
時間:2019-11-07 10:56
糾錯舉報
對我有幫助
1
研究方向: 信息科學 自動化 導航、制導與傳感技術 投稿周期: 約1個月 錄用情況: 已投被拒
10月8號投稿,11月7號收到退稿通知,效率確實比較高,不過拒稿意見只有一句“經過審查,未被錄用。為了對您負責,特此通知,建議另投”
#3 作者:yf
(聯系作者 | 作者點評過的期刊)
時間:2019-10-29 14:38
糾錯舉報
對我有幫助
1
研究方向: 工程與材料 有機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共混與復合材料 投稿周期: 約1個月 版面費: 約1800元/頁 錄用情況: 已投直接錄用
9月末投遞,中間隔了一個十月一假期,10月23日錄用,論文方向是智能濕度傳感器設計,等待發票和紙質錄用通知中~
#4 作者:vicky_mint
(聯系作者 | 作者點評過的期刊)
時間:2019-10-24 08:29
糾錯舉報
對我有幫助
7
研究方向: 工程與材料 電氣科學與工程 電磁場與電路 錄用情況: 已投結果未知
速度并沒有想象中快。初審已經兩個多星期,還沒變化。發站內信也沒有回復。著急
#5 作者:ltstc
(聯系作者 | 作者點評過的期刊)
時間:2019-08-06 11:28
糾錯舉報
對我有幫助
4
研究方向: 信息科學 自動化 錄用情況: 已投被拒
昨天投稿,今天就通知退稿,效率是不錯···但是退稿原因也沒有。比較無語啊
1.題目簡單明了,內容切題。
2.給出中英文標題、作者、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在100~250字間,準確反映論文的研究內容。關鍵詞3~8個。
3.給出論文的中圖分類號。
4.開篇應說明論文所述內容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重點突出核心技術問題。明確作者的創新點或技術突破點,給出實現機理、方案及相關圖表,并給出實驗結果和應用前景。結束時應對論文有明確的結論。
5.圖表應有相應的序號與題目,英文一定要譯成中文,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寫。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坐標圖的標目格式為:物理量符號/單位,并與相應的坐標軸平行居中放置。
6.給出必要的參考文獻,并在文內用上角標標出。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書
[序號]著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期刊
[序號]著者.題(篇)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次.
7.給出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及E-mail。本刊投稿自愿,文責自負,來稿一律不退,嚴禁一稿多投,被錄用的稿件編輯部有權刪改,稿件采用后將及時支付稿酬和贈送樣刊。寄來的稿件,若在2個月之內未接到錄用通知,方可另投其他刊物,本刊概不退稿。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語音
編輯
鎖定
討論
上傳視頻
上傳視頻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創刊于1964年,是由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主管、主辦的自動化技術類學術期刊。據2019年2月《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官網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委員會共有編委24人
[1]
。據2019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出版文獻共篇、總被下載次、總被引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760、(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40
[2]
。據2019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載文量為6998篇,基金論文量為2961篇,被引量為、下載量為,2015年影響因子為0.58
[3]
。
中文名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外文名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自動化技術
主管單位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主辦單位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編輯單位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64年
出版周期
月刊
國內刊號
21-1154/TH
國際刊號
1002-1841
郵發代號
8-69
現任主編
劉凱
編輯部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北海街242號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SA、JST、CSCD
目錄
1
辦刊歷史
2
辦刊條件
?
欄目方向
?
人員編制
3
辦刊成果
?
出版發行
?
影響因子
?
收錄情況
?
榮譽表彰
4
文化傳統
?
精神理念
?
投稿指南
5
期刊領導
?
現任領導
?
歷任領導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辦刊歷史
編輯
語音
1964年,《儀器儀表工藝》正式創刊,后更名為《儀器儀表通訊》。1974年,該刊更名為《儀器制造》。1987年,該刊更名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4]
。1996年,該刊刊期由季刊變更為月刊
[2]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辦刊條件
編輯
語音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欄目方向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主要刊登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儀器儀表、敏感元件及傳感器、電子元器件、檢測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以及相關的工藝技術、應用技術等
[6]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主要設有傳感器技術、儀器儀表、系統與應用、研究與開發等欄目
[6]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人員編制
據2019年2月《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官網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委員會共有編委24人
[1]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委員會編委名錄王天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立鼎(中國科學院院士)劉人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平王宏王玉江王躍林王福利王耀南文玉梅包定華葉雄英劉勝仲崇權李昕欣張彤趙玉龍桂衛華唐禎安夏善紅黃慶安曹全喜樊尚春
[1]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辦刊成果
編輯
語音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出版發行
據2019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出版文獻共篇
[2]
。據2019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載文量為6998篇,基金論文量為2961篇
[3]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影響因子
據2019年2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總被下載次、總被引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760、(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40
[2]
。據2019年2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被引量為、下載量為;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影響因子為0.5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411名,在機械與儀表工業類(98種)中排第19名
[3]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收錄情況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被英國《科學文摘》(INSPEC)、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收錄
[2]
[6]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榮譽表彰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曾獲得《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國家科技部、宣傳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優秀科技期刊獎。1992年,該刊獲得機械部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沈陽市優勝科技期刊獎、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優秀期刊三等獎。1995年,該刊獲得機械部科技期刊二等獎。1997年,該刊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4]
[6]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文化傳統
編輯
語音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精神理念
技術與商情交融、專業與綜合并重
[6]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投稿指南
內容要求:論文內容應屬于工業自動化范疇,能反映中國國內外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比較先進的技術成果或進展;有實際應用背景,并有相應的實驗結果;且在中國國內外期刊上未公開發表過,有獨創內容。優先錄用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并取得實際應用成果的論文。稿件規范化要求:題目簡單明了,內容切題。給出中英文標題、作者、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在200字左右,準確反映論文的研究內容。關鍵詞6到8個。給出論文的中圖分類號。開篇應說明論文所述內容在中國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重點突出核心技術問題。明確作者的創新點或技術突破點,給出實現機理、方案及相關圖表,并給出實驗結果和應用前景。結束時應對論文有明確的結論。圖表應有相應的序號與題目,英文一定要譯成中文,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寫。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坐標圖的標目格式為:物理量符號/單位,并與相應的坐標軸平行居中放置。給出必要的參考文獻,并在文章中用上角標標出。給出詳細通信地址、郵編、固定電話、手機、E-mail。該刊投稿自愿,文責自負,來稿一律不退,嚴禁一稿多投,被錄用的稿件編輯部有權刪改,稿件采用后將贈送樣刊。寄來的稿件,若在1個月之內未接到錄用通知,方可另投其他刊物
[7]
。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期刊領導
編輯
語音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主編劉凱
[3]
注:以上內容為2019年2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歷任領導
成立時間屆次職務姓名1989年6月9日第三屆主任黃緝熙
[8]
1992年4月29日第四屆主編汪慶安
[9]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編委風采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引用日期2019-02-14]
2.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9-02-14]
3.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引用日期2019-02-14]
4.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部,三十年成績卓著 展未來再上新臺階——慶祝《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創刊30周年[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4(02):6
5.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正式公布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引用日期2019-02-14]
6.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簡介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引用日期2019-02-14]
7.
本刊征稿啟事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引用日期2019-02-14]
8.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部,《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第三屆編委、通訊員和聯合辦刊會議在深圳召開[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89(04):25
9.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編輯部,《儀表技術與傳感器》第三屆董事會和第四屆編委會在深圳召開[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2(03):22
1.《儀表技術與傳感器》題目簡單明了,內容切題。
2.給出中英文標題、作者、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在100~250字間,準確反映論文的研究內容。關鍵詞3~8個。
3.給出論文的中圖分類號。
4.開篇應說明論文所述內容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和應用前景,重點突出核心技術問題。明確作者的創新點或技術突破點,給出實現機理、方案及相關圖表,并給出實驗結果和應用前景。結束時應對論文有明確的結論。
5.《儀表技術與傳感器》圖表應有相應的序號與題目,英文一定要譯成中文,外文字母要分清大、小寫。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坐標圖的標目格式為:物理量符號/單位,并與相應的坐標軸平行居中放置。
6.給出必要的參考文獻,并在文內用上角標標出。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書
[序號]著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期刊
[序號]著者.題(篇)名.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次.
7.給出詳細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及E-mail。本刊投稿自愿,文責自負,來稿一律不退,嚴禁一稿多投,被錄用的稿件編輯部有權刪改,稿件采用后將及時支付稿酬和贈送樣刊。寄來的稿件,若在2個月之內未接到錄用通知,方可另投其他刊物,本刊概不退稿。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