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6
關鍵詞: 港珠澳大橋 軟件系統 智慧城市
摘要:珠澳大橋集成監控系統由寶信軟件智慧城市事業本部承接,是公司迄今為止承接的接入設備種類最多、接入設備數量最多、系統復雜最高、系統創新度最高的橋隧項目。
寶信軟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高性能實時數據庫軟件iHyperDB及一體化綜合監控指揮平臺軟件iCentroView在港珠澳大橋應用開創了多個應用紀錄。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10月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它
集橋、島、隧于一體
120年設計使用壽命
從開工到通車歷經9年
3000多個日日夜夜
鑄就
總體跨度最長
鋼結構橋體最長
海底沉管隧道最長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這個舉世矚目的工程
港珠澳大橋集成監控系統由寶信軟件提供
接入設備種類數量多
集成程度高、架構復雜、系統創新度高
大橋監控
港珠澳大橋集成監控系統由寶信軟件提供
接入設備種類數量多
集成程度高、架構復雜、系統創新度高
數據采集規模要求成倍增長
寶信軟件iCentroView和iHyperDB問世已有十余年,被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智能樓宇、煤礦安全、橋梁隧道等場合的綜合監控,近年來軌道交通逐步成為iCentroView的主要應用場所,這對產品性能特別是數據采集規模提出更高要求數據采集是iHyperDB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如果把iCentroView比喻成大腦,那么實時數據采集iHyperDB相當于為大腦提供信息的眼睛。只有“眼睛’’足夠靈敏,才能保障“大腦”的功能實現。在只有1條地鐵線路時,每個站點數據采集量是2萬點,隨著軌道交通網的形成,當地鐵增加10條時,需要配套一套超級iCentroView加iHyperDB,數據采集量達到幾十萬點,傳統SCADA監控軟件,都是基于業務流程的需要編制的根本應付不過來。我們采用 “數據跟蹤技術”的理念,找到傳統軟件過程數據庫代理服務是制約系統性能的瓶頸通過使用多線程、提高搜索算法效率等多種技術手段,解決了數據采集的“擁堵點’’,最終實現了單節36萬個數據的實時采集,提升近20倍,港珠澳大橋是集橋、隧、島于一體化建設的跨海交通工程,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作為大橋的全面監控系統,iCentroView加iHyperDB也必須有更高的安全性與之匹配,操作系統為Linux平臺,iCV及較之常用SCADA軟件顯示出其跨平臺的適應性,iHyperDB單機36萬個數據的實時采集,解決了港珠澳大橋項目的難題,為國家重點工程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MATLAB和Simulink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