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59
這個問題近日在芝加哥舉行的Globalcomm大會上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開發商們對“以太網無處不在”是否意味著能夠立即大規模商用表示擔憂。
思科系統與Juniper網絡公司已經著手通過“路由器連接以太網”的策略進行IPTV指配。在本次大會上,朗訊科技、Tellabs和ECI Telecom公司等寬帶通信設備廠商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服務管理策略,即通過大家都熟悉但卻有點“老邁”的以太網協議,進行“四重播放”(語音、視頻、數據和移動服務四合一)業務。
只有北電網絡公司似乎還試圖在以太網上玩出些新花樣。北電“運營商骨干網傳輸(PBT)”計劃的高級行銷經理John Hawkins介紹說,盡管對用戶或軟件開發商來說,PBT并不需要使用任何新協議,但北電仍在根據分析家的數據嘗試不同的方法,以便使以太網變成面向連接的網絡。
PBT技術的應用
為達到這一目的,北電主要在兩方面進行了努力。首先,通過關斷生成樹協議,使以太網交換機看起來像是數字交叉連接設備,這種網絡節點類型來自時分復用(TDM)技術,北電這方面已有多年經驗。同時,在通過城域以太網架構和光傳輸節點提供特殊業務方面,北電也有3年經驗。另外,其城域以太網和光傳輸這兩項業務已在5月底合并,構成了北電公司新的城域以太網部門,Philippe Morin出任該部門總裁,他的使命是在城域網中,實現光傳輸與二層以太網服務的合并。
PBT對運營商的意義在于:盡管北電十分擁護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但只會嚴格將其應用限制在核心網的流量管理協議上。雖然思科和Juniper都在爭相將MPLS盡可能地推向網絡邊緣,Hawkins卻表示北電“明白無誤地告訴運營商,我們并不認為MPLS在控制面上有多大用處。在網絡邊緣,PBT就像無法連接的以太網。”
北電首席研究室的高級顧問David Allan也表示,PBT是基于MAC-in-MAC概念構建的,即IEEE 標準中定義的運營商骨干網橋接概念。用戶的MAC報頭被封包在服務提供商的另一個MAC報頭中,并添加一個特殊的24位服務標簽,該標簽能定義多達1,600萬種以太網服務。此外,PBT技術還借鑒了彈性分組環(RPR)中所謂的第2層光以太網概念。
“首先,從中心局發出的重新構造過的以太網交換看起來好像一個交叉連接,”Allan說,“此外,以太網轉發的所有情況都可以由服務提供商控制。你可以提供基于優先位的硬QoS,從而預先規劃數據路徑,并在邊緣網處進行管理。”
如果PBT的某些方面聽起來與異步傳輸模式(ATM)有些類似,那也沒什么奇怪,雖然Allan曾指出,MPLS本身一開始就被稱作“大腦移植的ATM”。盡管MPLS在網絡邊緣與ATM幾乎一樣負重不堪,但北電仍力圖在真實的以太網環境中保留一些ATM面向連接的特點,使運營商更容易轉向以太網交換。
PBT技術將在北電的8600系列以太路由交換機(前身叫做Passport交換機)中初次亮相,并將很快用到6500系列多業務光網絡邊緣設備中去。北電還打算為從密集波分復用器到簡單第2層以太網交換機這些不同的系統加入PBT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Hatteras Networks公司參加Globalcomm大會時將重點放在與Remi Communications公司的交易上。Remi Communications是一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運營商,該公司采用Hatteras的城域以太網匯聚器為其商業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視頻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從核心網到邊緣網都使用了MPLS,證明了并非所有運營商都會追隨北電的思路。
PON的新應用:回程通訊
Globalcomm大會的另一個場景就是PON芯片組開發商Teknovus在試圖消除人們的這種認識:從歐洲的寬帶無源光網絡(PON)基礎上興起的千兆無源光網絡(GPON)的領地超過了以太網PON(EPON)和千兆EPON(GEPON)。不過奇怪的是,區域發生了顛倒,EPON和GEPON這兩種技術在亞洲和歐洲更受歡迎,而ITU主張的GPON卻在北美更受喜愛。
市場調研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總裁Michael Howard指出,EPON在全球擁有2,160萬用戶,而GPON只有680萬用戶。他還補充說,歐洲的情況很特殊,歐洲人似乎更喜歡利用有源以太光網絡直接連接到戶或到節點,而不愿利用任何PON提供住宅寬帶業務。
圖:Infonetics公司Howard表示,EPON全球用戶已超過2,160萬
Teknovus公司CEO Rex Naden也提到,EPON將在蜂窩回程通訊中得到新的應用,但有效的解決方案還需要增加TDM電路,以壓縮電路交換的語音通道。同時,卓聯半導體也與Passave PON(已被PMC-Sierra公司收購)合作研究了一種類似的方法,叫做時序分組(Timing-over-Packet,ToP)。
但參加本次大會Teknovus小組研討會的一些成員透露,除了用于回程通訊,TDM芯片在其他PON網絡中將沒有什么用武之地,因為運營商們都在著急向本地以太網接口轉換。Allied Telesyn全球市場和產品開發執行副總裁Philip Yim認為,提供住宅光網業務的運營商關注的首要成本問題是“采用光纖到戶的方式,還是采用PON與VDSL2結合的方式?對于新樓盤的開發,我們一直提倡前者。”他還表示,第二個重要問題是“要盡快完成向本地以太網的轉換。現在已經沒有理由使用任何非以太網的接口。”
另一個邁向成熟的創新領域是,由銅纜傳輸以太網的供應商提供城域以太網論壇(MEF)服務,速率從T1到T3不等(2到20Mbps)。Aktino是一家在銅纜接入系統上實現多入多出算法和離散多音調制(DMT)的公司,該公司還展示了其AK4000以太網匯聚器在阿拉斯加的馬塔努損卡河峽谷的蜂窩回程通訊的應用。其總裁兼CEO Bruce Kimble指出,當運營商采用更多基于以太網的綁定服務時,回程通訊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盈利點。
Actelis Networks公司剛剛通過關于流量管理的MEF 14標準的MEF論壇認證,推出了一款4線中繼器,能夠滿足第一公里以太網標準。該子系統從邏輯上和物理上都類似一款T1中繼器,因此可以通過簡單插入來替換傳統網絡中的T1中繼器,這樣就能在2,700多米的距離內提供全速45Mbps的服務。若從連接的一端供電,該子系統可以擴展為4個中繼器;從連接的兩端供電時,可以擴展為8個中繼器。
作者: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