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29
2005年,新崛起的中國大陸IC設計代工廠可能很快將震動全球的IC產業鏈。正如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裔張忠謀從美國硅谷回臺創辦TSMC帶動全球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崛起一樣,由一批美國硅谷華裔海歸人士創辦的IC設計代工廠同樣也很有希望引發全球IC產業鏈的一場生態革命。它不僅將促使中國大陸現有IC設計企業和整機企業的重新定位,而且將迫使EDA供應商和IC分銷商重新審視自己的市場發展戰略,并為全球一流的IC供應商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IC設計代工廠在中國的出現可以說是市場按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這是因為當前的中國IC設計市場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的問題:第一,中國電子工業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態勢產生了對IC的巨大需求,這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一市場,但大部分企業的IC設計能力還較弱,并對IC的生產、封裝和測試行業不了解不熟悉;第二,IC集成度和設計復雜度越來越大,IC設計工具越來越復雜,IP種類和數量呈指數級增長,進入門檻越來越高,上市周期越來越短,這些均導致大部分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經營風險;第三,如果設計任務不飽滿,那么該企業的人力資源和EDA工具利用率肯定不高,這將導致較高的經營成本;第四,晶圓代工廠和封裝測試廠常常對小訂單不太重視,而新興IC設計企業一般都在起步階段,不可能馬上有很大生產批量。
另外,IC設計日益變得模式化、依賴實際設計經驗和技巧而且不需要創造性,這也是推動IC設計代工廠這一新業務模式得以出現的一個重要因素。
IC設計代工廠將有力地幫助新興的IC設計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極大地加快產品的上市周期,促使IC設計企業和整機企業的IC設計部門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產品定位、定義和應用系統的開發,這將導致IC設計企業和整機企業所屬的IC設計人員沒有存在的必要,從而可能引發現有IC設計業生態系統的一次大調整,很多的IC設計企業可能被重組或倒閉。
隨著中國的IC設計企業能夠更快地推出貼近最終消費市場需要的IC產品,全球一流的IC品牌供應商也將會感受到更大的競爭壓力,而這有利于中國電子工業的健康發展。另外,EDA工具供應商的市場版圖將因此而急劇變小,從而有可能迫使他們尋求新的發展模式。ASIC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將對FPGA供應商造成更大的成本壓力,今后有可能迫使他們向“FPGA+ASIC”模式發展。
IC設計代工廠的興起還將迫使更多的傳統IC設計人才轉而研究系統應用市場,并吸引更多的從事系統應用開發的設計人員轉而從事IC的定義與開發,這肯定有助于提升中國IC設計企業與國際一流IC供應商的競爭能力,因為決定IC設計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是產品定義人才。只有控制了設計業的最前端,我們才能掌握競爭的主動權,才能創造最大的經營利潤,從而保證中國IC設計企業不斷地做大做強。
這種新的業務模式很有希望在今天的中國大陸獲得巨大成功,因為它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大成功要素。天時:中國整體經濟正在高速平穩健康成長,符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國家政策對IC設計產業有傾斜性支持,海外風險投資基金的全力支持;地利: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和EDA工具供應商將中國視為戰略決戰市場,背后緊靠巨大的終端消費市場,本地完善齊全的由生產、封裝、測試以及系統制造商組成的配套產業鏈;人和:美國硅谷IC設計海歸人才帶回的最先進的IC設計技術、經驗和先進的市場驅動商業經營理念,本地廉價和豐富的人力資源。
作者:Jake Chen
執行主編
《電子工程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