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94
7月10日,上海電氣財務總監俞銀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他們正在使用三大措施來應對升值風險。
俞銀貴說,上海電氣海外工程主要收的是美元,個別項目會收到歐元?!笆諝W元,也是希望能規避美元可能出現的風險。但從我們海外客戶的角度來說,他們并不是很愿意簽歐元交易?!?/font>
但現在,有眾多美元交易的上海電氣也認為,“匯改后人民幣升值的風險正在加大。”
俞銀貴表示,上海電氣在2008年的第一次匯改之后就注意到了匯率風險問題,領導也很重視,現在公司有三大措施。
“第一,在上海電氣與海外企業簽署合同、確定工程報價時就要考慮到匯率的波動幅度。雖然現在的匯率是1美元兌6.8元人民幣,但上海電氣要以鎖定1∶6.5的匯率,來衡量自己能有多少成本和利潤?!?/font>
上海電氣資產財務部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進一步解釋,如果現在匯率是1∶6.8,那么公司某海外項目“成本加利潤”是3000萬美元。但如果匯率是1∶6.5,“成本加利潤”就可能要小于3000萬美元。
因此,上海電氣在簽訂合同時,會在1∶6.5的匯率基礎上,仔細核算自己能有多少利潤,然后再去報價。
另外,企業也要鎖定一個外匯敞口。前述資產財務部人士稱,“假如我們1年后要從海外客戶那里收到100萬美元。那么,不管匯率如何變化,現在也會和銀行在2011年時按1美元兌6.5元人民幣或1美元兌6.7元人民幣來結算?!?/font>
第二個措施為“進出口對沖”模式。
俞銀貴談到,以前收匯和付匯都要有單獨法人單位來操作,“但我們集團比較大,政府這邊給了支持,讓上海電氣(旗下)的財務公司來直接做收結匯的對沖。” 假設一個歐洲客戶給了上海電氣一筆200萬美元的現金,接著上海電氣可再用這200萬美元去采購進口設備,這就省去了結匯環節?!澳壳斑@個工作已經細化到每個月的進出口額,但還不算是特別嚴密,剛開始做。”俞銀貴補充說。
“第三種方法則是分包項目?!庇徙y貴說,上海電氣的海外工程項目并不是由他們一家單獨操作,“土建要分包給當地的建筑公司,附屬設備則包給國外其他企業,這些支出都能直接用美元支付,并不需要結為人民幣?!边@也是一種“自然對沖法”。
俞銀貴預計,分包額大約占整個工程的三分之一,“留下的三分之二是美元,我們再去做套期保值?!?/font>
在匯率不確定的情況下,上述三種措施對上海電氣這家大型海外出口商帶來了利好。
在去年承接了非洲博茨瓦納的2臺660兆瓦火電項目(目前最大的單個海外訂單)之后,上海電氣的電站項目、電梯等產品的出口量仍在增長。
俞銀貴告訴本報,去年上海電氣約有12億美元到13億美元左右的出口額,而今年集團的出口額將可能增加10%,在13億美元到15億美元左右,大部分訂單來自于電站設備及總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