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中國如何迎接低碳經濟時代

      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28

      le="display: block;">    中國在減排問題上無可回避

        在全球經濟受到金融海嘯重創之后,低碳經濟浪潮正在興起。

        有兩個標志性的事件對于推動低碳經濟浪潮至關重要:一是美國選擇以新能源作為振興美國經濟的主要政策。奧巴馬能源政策的短期目標是促進就業,拉動經濟復蘇;長期目標是擺脫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在新能源領域占領制高點,繼續充當世界經濟“領頭羊”。美國的政策在全世界掀起了新能源經濟的浪潮。

        二是哥本哈根會議將對全球的碳減排形成新的壓力。全球192個國家將于12月7日—18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談,以達成一個解決碳排放及對氣候影響的公約。但哥本哈根會議能取得多大進展,前景并不樂觀。根本原因在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提的要求相差太大。

        盡管政治家們的博弈不會在短期內達成一致,但全球對于氣候變暖和碳排放的關注,已對中國政府和產業界形成了現實的壓力。可以預見,中國政府領導人今后在國際場合,將會遇到更多的關于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

        中國無法回避這類問題,因為在溫室氣體排放上,中國是一個迅猛增長的生力軍。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但國外有研究顯示,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一。有數據稱,在全球每年新增溫室氣體排放量中,中國就占了40%。

        全球在碳排放問題上不會放過中國,針對中國的“壓力環境”已經形成。今年7月2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華時說:“中國掌握著決定氣候談判成功的鑰匙。”中國被如此高看并不是什么好事,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如果中國不積極參與和承諾,氣候談判失敗的責任就在中國了。關于目前聯合國氣候談判中的歸屬陣營,中國的地位是“77+1”,“77”是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1”就是中國。顯然,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問題,中國已無可回避。

        中國應對全球碳排放壓力的基本策略

        在政治和外交層面的積極參與和合作,是中國應對全球碳排放壓力首先應該采取的基本策略。迄今為止,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今年9月22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的講話中,代表中國對全球氣候問題作了高調表態。胡錦濤說,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繼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四點:一是爭取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的下降。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四是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發和推廣氣候友好技術。政府層面的積極參與,可以為中國在全球碳排放問題博弈中爭取到比較主動的地位,同時可以展示中國負責任的姿態。

        其次,強調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權,是中國應對國際壓力時要考慮的實質內核。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碳排放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對碳排放和經濟發展權的不同看法。已經走過工業化階段的發達國家,希望全球都能做到碳減排;但正在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則不肯因為碳減排而放棄工業化的權利。

        如何保護自身發展權利,對于中國來說是極為現實的公共政策問題。中國只向世界做出減排承諾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中國肯定要完成遲來的工業化。中國只是接受發達國家的規則是不行的,這會給中國的工業化增加更大的政治與經濟成本。如何在這個過程中讓世界接受中國的發展觀念,又與國際潮流相適應,這需要中國提出更好的發展概念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

          再其次,強調中國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對全球所做的貢獻。中國參與全球化的結果之一就是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要么接受大量投資和產業轉移,要么以本土制造能力參與全球化,為全球市場生產各種商品和工業產品。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意味著要為全球市場來生產,要為這種生產來消耗能源與各種資源,從碳排放角度來看,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恰恰是產業鏈上碳排放強度最大的環節。但是,僅僅衡量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產業環節是不公平的,還要看誰最終消費了這些能源和排放。現在中國生產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工業品,與外貿相關的GDP占全國GDP總量的60%,但中國并沒有消耗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美國曾經提出對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這其實是一種單向度的貿易壁壘,如果美國真的這么干,中國完全可以如法炮制,對出口商品征收碳消費稅,目的在于揭示碳排放的最終責任人是誰。

        最后,圍繞核心戰略,中國要配套合適的策略和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圍繞碳減排的國家核心戰略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外戰略,即中國如何應對國際壓力、爭取國際空間;另一方面是對內戰略,即中國的國內政策如何調整,產業如何發展。對中國來說,后一方面是更現實、更重要的。

        發展低碳經濟中國在哪些領域存在機會

        當發達國家倡導發展低碳經濟時,中國也應該找到自己的低碳經濟之路。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是發展中國家的低碳經濟,是在工業化進程中如何盡量體現低碳理念的經濟模式。它最大的特點不是依靠龐大的投資,購買發達國家最先進的減排技術和設備來實現減排,而更應該是體現中國特點的適用性強的減排模式。

        中國如何發展低碳經濟?

           筆者認為,中國政府應該關注如下問題。

        第一,中國能源消費的調整。中國目前碳排放迅速增長的局面,與中國的能源消費構成有很大關系。中國的能源消費對煤炭的依賴度很高,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耗總量的70%以上。由于煤的碳含量很高,因此燃燒煤炭產生的溫室氣體量很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和消耗國,中國不在能源戰略上進行調整,改變對煤炭依賴過大的消費特點,將難以減輕碳排放的壓力。為此,中國應該在能源消費多元化、煤炭利用的多元化等方面下工夫,以多種政策來引導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

        第二,結合中國國情,有效推動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奧巴馬計劃用3年時間將美國的風能、太陽能和地熱發電能力提高一倍。中國也應該制訂出相應的國家目標,將其列入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五年規劃,最好能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中國在新能源利用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相對較小,市場對新能源的接受度也較高。新能源的發展還能帶動起相關的產業鏈,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低估。

        第三,新能源汽車應該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重要產業。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井噴”,從汽車銷售數量上很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這意味著中國正在快速進入汽車社會。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要比傳統汽車小得多,在中國推動新能源汽車,以中國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有可能走出一條不同于其他國家的路子,甚至會顛覆傳統汽車產業的某些模式。

        第四,低碳經濟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大有可為。低碳經濟在城市規劃、產業規劃中有巨大的作用空間。最近,國內很多城市都提出要打造“低碳城市”,但究竟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稱為“低碳城市”?在筆者看來,城市規劃與建設就要承擔很大的責任。有專家雄心勃勃地提出,要使某城市成為全國首個低碳城市,但該城市規劃和建設卻很不符合低碳經濟的精神,以“攤大餅”的方式不斷擴張,居住區域與生活區域的遠距離布局,造成了極大的交通壓力,這種規劃建設上的失誤所造成的碳排放增量,是采用任何先進技術都彌補不了的。

      下一篇: 第十屆中國電氣工業10

      上一篇: 我國機床數控系統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 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路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