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60
MIT執行董事凱文·阿什頓
本文為凱文·阿什頓在BOE(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2017活動現場的演講實錄:
我拍了一個小視頻在放微信上,現在,全世界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我發的視頻,我是無線進行操作的。它看起來如此清晰,如此自然,可是十年之前并不是這樣。十年之前你是否能預測到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能做到這樣?如果當時有人做這樣預測,聽起來會比較荒謬,但是當這一天來臨了,大家都覺得很棒,也很吸引人。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這種技術發展非常荒謬,當你快速適應這種技術,會覺得很自然,再后來就習以為常了。
我們講技術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記住,今天大家聽到的一些東西,可能你會覺得難以置信,但之前你也聽過這種難以置信的東西,后來都變成了真的,今天我們的話題是關于零售和醫療健康領域物聯網的發展。
講物聯網的時候首先要講一下到底什么叫做物聯網?我在這里舉出一些例子,這些并不是物聯網,這些東西往往被描述成物聯網的說法,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一些例子。
這是和APP相連的智能酒瓶,告訴你是否已經喝醉了,這是它的功能;這是一個智能的比基尼,里面帶一個芯片,告訴你是不是被太陽把皮膚曬壞了;這是一個智能水瓶,告訴你是否已經口渴了;還有智能的刮胡刀告訴你是不是該刮胡子了......很多人談到物聯網時會提及這些產品,但這些產品并不是革命性的產品,我認為這些產品本身也不會成功。
如果這就叫物聯網的話,我們就不值得今天坐在這里討論物聯網,聽到這些東西的時候,它們并不是物聯網,大家要記得,它們遠遠不是我們所要講的物聯網。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物聯網?非常簡單,但同時也非常深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充滿著信息的世界,我們有這么多的信息技術,但我所講的不是信息技術,而是信息本身,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大量的信息,這個房間里有多少人,他們的名字是什么?室溫是多少,光線的強度是怎樣的?天花板是什么條件?空氣質量是怎樣的?我們可以持續不斷的列出相關的信息,在這個房間里存在的各種信息正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所以在我們的世界當中,是充滿著信息的。
我們之前沒有什么方式搜集和捕捉這些信息,因為計算機所有的信息都要從人這里來,人是用鍵盤輸入信息的,但人類使用鍵盤是一個非常不良的獲得信息和收集現實世界信息的方式,現實世界當中的信息太多太細節,有很多信息是人類覺得不那么顯而易見的,而且這種信息在不斷變化,通過鍵盤輸入是對信息收集的極大限制。
在二十一世紀之初,我們有可能改變之前信息輸入的方式,通過一些小的傳感器和電子設備,能對現實世界的空氣質量、位置、溫度等信息進行傳感,把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通過這種方式捕捉信息。所以物聯網是一種方式,自動的去獲取全世界的信息和數據,這個世界就是我們通過傳感器來收集數據的世界。
但除了收集這項工作外還應做的更多,除非你能把數據變成某種行動,否則數據是沒有價值的。
下一步就是要去分析數據,并且做出一些決策。在物聯網世界當中,我們使用人做不到的方式。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數據分析是由人來做的,我們創造了電子工作表格和餅圖,我們看了一下就知道做什么,但在物聯網世界中,所收集的都是物聯網上面隨時收集的關于世界實時的數據,而且是海量的——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東西,所以原來人工方式做不成,你需要能自動收集數據的機器,自動分析數據的機器,這充斥著我們講的人工智能。
算法來分析數據,尋求模式和一些異類的特殊情況,做出建議的決策。從技術角度來講的發展階段,有兩種方式使數據變成決策:第一種情況是人看了數據以后基于它進行決策;另一種方式是更普遍的做法,機器和機器之間進行數據的傳輸,并且機器做出決定,比如無人駕駛的汽車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當一個人要采取行動,或者一個機器要采取行動,不論哪者都會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它的行動將由于物聯網而產生影響,最終會對現實世界當中的另外一個決策算法產生下一步的影響,這就是物聯網,也就是說我們收集關于現實世界的數據,然后基于數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下面是一個例子,我有好幾個例子要和大家分享,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這實際上是安保攝像頭,已經存在好幾十年了,在物聯網之前安保攝像頭或者提供一個屏幕,有人在屏幕前實時監控,或者他們可以去進行錄像,在錄像帶上記錄這些數據,之后來進行調用,看看是否有一些問題。
我們想說,現在這些數據就是通過設備來收集,最終還是由人腦來處理,但是在物聯網的世界當中,我們是不需要人來看所記錄下來的事實,所有人都熟悉人臉識別的技術,人臉并不是唯一算法能識別出來的物體。我在這里找了一個物體識別的算法例子,比如說有狗、汽車、自行車,可以基于物體識別建立事件識別能力,比如這是一條街道,能識別重要的物體,比如人,還能關注移動的速度,通過什么方式出行,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自動監測街道上出現的意外事件,比如有人受傷或者有人被搶,這個系統可以提示和發出警報,可以叫警察,可以采取一些行動,這是自動化的,不需要一個人坐在屏幕前看,這是由于物聯網才有可能。
一旦你有使用機器視覺去識別一些現實世界當中的物體和事件的能力,據此做出下一步可能會發生什么的預測,一旦有這樣的能力,你用不著讓人來解讀這個信息,你可以把這個信息導入機械的系統當中,比如自動駕駛汽車,這是物聯網的另一個例子,它是一些互聯的算法和互聯的傳感器,他們通過互聯的方式可以基于數據做出決策。
自動駕駛汽車是第一個例子,這是一個全新的自動化用例,它能夠去應對非常復雜的現實世界狀況。而二十世紀時,自動化是利用機器人進行同一重復勞動,二十一世紀不同,在自動駕駛汽車中我們有一些例子,比如自動駕駛卡車,也會產生在物流方面的改變,自動駕駛卡車不用睡覺,不用像司機一樣休息,你放在路上以后就非常快的在自動駕駛環境中行駛,比人工駕駛員更快速。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自動駕駛卡車本身也是原形,在現實世界中已經有自動駕駛卡車,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
這是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礦井,是原材料采掘公司,他們使用了自動駕駛卡車,是8米高的卡車,是日本小松集團的產品,是自動駕駛的,他們為什么喜歡用自動駕駛汽車?因為這部分是澳大利亞非常荒涼的地區,所以沒有人愿意到這個地方來開車,你要找一個人的話,需要付很多錢,而且他們會很快跳槽到其他公司去,在這種非常偏遠的不毛之地,他們更愿意少花一點錢用自動駕駛設備。
現在新一輪自動化正在發生,這種自動化可以管理現實世界的復雜性,這個縫紉機可以自己制衣,你可以把衣料放在那兒,一分鐘之后就變成了一件T恤衫,完全可以放在貨架上直接來穿,為什么現在可以出現而十年前就不可能?就像機器數據物聯網的技術,使機器人能理解這些織物和材料,每一種織物和材料有怎樣的不同。
大家的智能手機充滿著傳感器,連接著互聯網的傳感器,使用攝像頭可以看,使用麥克風可以聽,有觸控可以識別質問,也知道周圍的溫度,也有一個羅盤指南針知道自己的方向,有GPS知道自己的位置,大部分的機型可以獲得你的心跳,很老的智能手機也可以去識別你的指紋等生物標記,總的來講在我們這里列出了八種傳感,都是和網絡相連的,這比人的五官還要多,這就是物聯網,是在大家口袋當中的物聯網,它已經無處不在了。
我們必須要確定的得出結論,這已經不是一部手機,手機只是它的名字而已,因為它的技術源起于電話,大家是如何使用手機設備的?大部分時候你不是在進行語音通話,手機就是app的承載者,其中的一個app就是電話、語音,但你用得又不多,總的來講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就是一個計算機,這些東西是連接在互聯網上的傳感器,事實上是一個物聯網的設備,在你的口袋里的物聯網。
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于口袋中物聯網的要點是,我們現在的時代是充滿著難以置信的革命,這些革命你聽得并不多,在2000年左右全世界只有25%到30%的人口擁有一部手機,任何一種普通手機,4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擁有,在17年之前,究竟后來發生了什么?由于蜂窩手機的出現,滲透率不斷的提升,直到2012年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活躍手機存在于世界上,活躍手機數量和人口數量持平了,現在活躍手機的數量超越了全人類的人口數量,因為很多人所擁有的并不止一部手機,這是一個極大的革命,你并不是和一個人交流,用一個手機不僅僅可以通話,大部分的手機都是智能手機,意味著現在在全球大部分的人口都已經在自己的口袋里有一個物聯網了。
你可以用物聯網做什么?我分享一個醫療的例子,當你講到醫療的時候,以及物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想到可穿戴設備,非常昂貴的智能手表,幫助你需要什么時候鍛煉,你的健身和跑步是怎樣的,這是很好的東西,全世界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口能擁有它,它是很貴的,必須是有錢人。還有一些其他有趣的東西,就是用互聯網和健康聯系起來,有些人監控自己的飲食,出于健康原因在飲食上調整和管理,飲食控制有時候不是非常容易,你不知道這個食物的卡路里是多少,使用這些技術你可以買一些app對食物拍照,就可以知道它的卡路里和營養含量是怎樣的。
這些并不是最重要和最有趣的例子,關于物聯網在醫療上做什么?這位先生是用測量儀,是醫療設備,成本大概是1千美元左右,它能測肺活量,這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全世界最致命的一種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非常重要的檢查,總的來講這是肺病,比如你抽煙或者你太多的時間在污染空氣當中,就會容易得慢阻肺,是全世界最致命的五種疾病,一般對它的治療是需要這種設備的,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并沒有這種設備,因為你需要去找一個現代的醫院和現代的醫生診所,從那里獲得,你如果能使用自己的那更好,但大多數人得不到,所以他們無法獲得科學的治療。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擁有口袋中的物聯網,這張圖在孟加拉國拍攝的,這位先生有慢阻肺,他不可能花1千美元去買這樣的測量儀,但他有一個手機,在物聯網的時代當中,如果你對手機麥克風吹氣上傳聲波,在互聯網上機器學習的算法就可以分析這個聲波,從而測量你的肺活量,它的準確度居然達到95%。
你所需要的就是在物聯網上的麥克風,這個麥克風是物聯網里最廣泛利用的傳感器,因為每一個手機上都有這樣的麥克風,物聯網在用于醫療中,是可以治療的,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治療致命的疾病,一些偏遠的角落他們可能沒有昂貴的醫療設備。
這是另一個例子,在這個例子里非常有意思,大家可以看到技術多么快速的改變了醫療,這看上去好像是非常酷的一個設備,是很酷,它是一個找到血管的定位器,它用了增強現實技術,放在患者的胳膊上,能通過這個設備直接照出來胳膊上的血管在哪兒,比如要抽血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抽血的地點。
這樣的設備也改善了第一次要給患者打針出血時候的定位準確性,成本是很貴的,1千到1萬美元,也是世界上富裕的人口才能消費得起這樣的設備。大家可以猜一猜,下一個幻燈片上會展示什么?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的app實現,不到5美元,這個app就是用高超的攝像機技術,以及傳感技術,我們在智能手機里都可以實現,分析你所有的從照相機下,從身體里發出的不同光和影,實際上和一萬美元的設備的功能是類似的,但現在智能手機app是可以馬上下載,耗費只有美元,物聯網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智能手機,就有物聯網,我們就有了醫療的設備,不光是對于個體來說給我們帶來好處,同時也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智能手機,帶來群體化的好處,我們可以大量的使用,造成一些聚集型效應,它能對社會的醫療產生深刻的影響。
再舉一個例子,世界上一個很大的傳染疾病瘧疾,都是蚊子傳染的,我們也可以用物聯網來解決瘧疾給我們帶來的醫療風險,在地圖上可以看到肯尼亞這個國家,在東非赤道附近,而且這里面的黑點代表者就是手機基站,旁邊的圈是代表基站覆蓋到的手機服務的地區,紅點就展示了瘧疾肆虐的地方,在瘧疾爆發的地區,我們想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誰會暴露在瘧疾的風險下,誰是風險人群?對于傳播瘧疾的蚊子只聚集在某些地區,或手機的使用,我們就能夠知道誰是暴露在這樣的風險下,通過信號之間的交流,手機和基站的交流,我們可以監測每個人進出風險暴露地區,我們對它進行跟蹤,看他是否受到了感染,物聯網不光在個體層面給生活帶來改善,從群體層面對社會也帶來了改善。
我們看零售業,有兩種。一種是起源于市場,市場是商人銷售很多的商品的地方,現代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家去商店買東西,這里面是襯衫、紡織品,我們可能到商店去買襯衫;這是我們現在去市場的版本,物聯網在零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對環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稱之為RFID射頻標簽技術,在零售中起到了改變性作用。
大家知道智能手機里,我們在紅線上每年有11臺的智能手機,很多商場里我們每年也生產了數十億的RFID標簽,跟手機一樣多,甚至還要多,這是我房間的房卡,也有一個射頻標簽,比如說酒店的房卡,門禁門卡,做支付的時候,在零售業里進行商品的管理,供應鏈商品的管理,要保證有足夠的貨物,如果有消費者有需求及時補貨。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里面我們看到有其他的技術,你可以用物體識別,物體識別在零售行業里確認出貨架上都有什么,人們買的是什么,放在購物框的是什么?他們在支付的時候,是怎么通過RFID的標簽讓我們看到有什么樣的商品銷售出去了,這是電子貨架標簽,在商店里面這個標簽就是告訴大家,這是多少價錢,有的時候不是準確的價錢,只是大概的價錢,因為有時候有促銷和價格更改,通過一個貨架的標簽,告訴你信息更豐富,不光有價格還有貨架上的貨,可以告訴你尺寸和這個號碼的鞋還有沒有,或者賣了多少,這是在零售環境里。這個技術現在變得越來越高級,和它另外類型的市場進行競爭,在這里面我們看到另一種零售業,原來游商是買一些東西,我們就在他那兒買東西,我們在家里游商在家里敲門說你要不要買,游商現代的版本就是電子商務,我們到網站上去挑貨品,快遞送貨上門。
管理這樣的電子商務存儲,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問題,也非常有意思,這就是亞馬遜,它有一些倉庫還是這樣的,這里面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的貨物,比如書籍,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人員,他們也是進行掃描找到貨物打包好發給你,這就是我們的游商模式,現代版本的游商模式。
物聯網時代下,改變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不需要工作人員了,這也是亞馬遜的倉庫,橘色的是機器人,在物聯網下使用了傳感技術,這些機器人在倉庫里面,到處去進行貨物的定位,好處是你可以交貨更快速,可以從倉庫里面迅速找貨,而且準確率非常的高,機器人也不睡覺。
這個是下一個浪潮,除了我們打包快遞給客戶之外,還有機器人直接送快遞,大家知道無人機送貨,還有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送貨,在這里面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競爭,一個是市場模式,還有游商的模式,這兩個模式正在進行競爭看哪一個是更高效的購物模式,在電商的環境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這個企業我投了他們,他們非常有意思,不光可以在線購物,還可以啟動定制制作過程,它是一個運動的服裝,是高度定制,你可以到它的網站上去,這里面有多種風格,你可以選一下,這里面有36個尺寸,你都可以進行挑選,還有在運動的服裝里,這上面有時候有你喜歡的號碼,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和喜歡的號碼打印上去,這是一個客戶叫蘇蘇,號碼是31號,在手機上輸入他的信息,把他需要的號碼、風格、尺寸都定制下來,在手機上通過指令就可以定制出專門給他的運動服裝。
現在他穿著自己定制的,帶著他名字的服裝,這就是電商進入到了制造業領域,這個企業一切都是全自動化的,除了鋒刃,我們知道現在有鋒刃的機器人了,所以有一些產品也可以進行定制,快速實現,全自動完成。你和電商的界面就是在線工廠的訂單,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最后一件事情我想給大家介紹是非常有趣的,中國在新浪潮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二十世紀結束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個人電腦PC的浪潮,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世界的高技術領軍國家,一直都是美國,然后是德國,然后是韓國、日本等,但是從2009、2012年的時候,PC后時代,我們進入到了物聯網時代,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已經崛起,成為一個后發之秀,通過一個物聯網中國超越了韓國,成為了第三大的高技術出口國,然后超越了德國,成為第二大的高級出口國。
中國不斷崛起,在物聯網時代下,中國是最重要的國家,也最重要的經濟體,中國成為了全世界的供應商,也成為了世界上最高超的物聯網使用者,基于我今天在京東方聽到的,我覺得毫無疑問,這個跡象會持續下去,物聯網是屬于你們的,打造你們的產品,創造你們的市場,為你們的勝利而做。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