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能否彎道超車?

      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0

      le="display: block;">  前幾天,同事在群里轉發了一則“日本高鐵在英國首秀”的新聞:英國選用的日立高鐵于10月16日在英國倫敦和威爾士之間正式投入運營,最高時速200公里。此前英國曾計劃在2017年將主要城市的舊款列車替換為日立生產的新車,共計866輛。

        結果首發當日,新列車不僅晚點發車25分鐘,而且途中大面積漏水,不得不關閉空調,車廂悶熱,乘客體驗糟透,最終還晚點41分鐘。

        看到這,中國高鐵應該放聲大笑了。中國高鐵無論在時速、可靠性、準點程度和乘坐體驗上,都能甩開這些日本高鐵一整條街。

        高鐵、手機支付、網絡購物、共享經濟被譽為中國新的“四大發明”,是中國現代能夠領先全球的四大產業,是中國人能夠向歪果仁炫耀的資本。

        除了這“新四大發明”,中國還有一項產業在蒸蒸日上,中國亦已被全球視為該產業最具潛力的國家之一,目前僅次于美國。

        這就是人工智能。

        為何是中國?

        人工智能已經有60多年歷史,中國卻能后來居上,表現出了超越全球的增長速度。麥肯錫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將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長,遠超全球市場20%的復合年增長率,到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239億元增加到381億元。

        那么,為何人工智能這個“舶來品”,卻在中國找到了適合生長的土壤?

        人工智能歷史上經歷過幾次沉浮,但這次人們卻高呼,人工智能真的來了!相信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在各種場合聽到各種專家講過,這次人工智能能夠在全球被引爆,得益于三個要素:計算力、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阿爾法狗的驚艷表現更像是一個引信,引爆了大眾對于人工智能的熱情。

        在互聯網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雖然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的創業機會,但很快發生了聚集效應,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行業老大賺的盆滿缽滿,而老二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好過了,更無論一些底子薄的中小創業者,只好在垂直和細分領域發力,謀求生存和成長。

        中國企業、中國創業者需要一個新的風口,以獲得一飛沖天、重新洗牌的機會。

        所以,當人工智能再次被引爆,中國互聯網行業領頭羊、傳統IT企業、大量的創業者和VC都表現出了靈敏的嗅覺,一頭扎進這個看上去很美,現實還有些骨感,但值得一搏的夢想里面。畢竟,亂世出英雄,人生難得幾回搏。

        再從本次引爆人工智能的幾個要素來看,中國的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先看計算力。

        中國超算硬件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除了站在超算塔尖上的太湖之光、天河二號等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超算領頭羊,中國超算在TOP500中的占有率也超過了美國。

        異構計算在中國也正在風生水起,除了中國超算偏愛異構計算,近年來中國應用OpenCL開發應用的開發者數量在不斷上升,對于FPGA的研究和應用也開始起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在異構計算領域開始了實質性研發,目前加入或正在申請加入全球異構系統架構(HSA)聯盟中國區域委員會(CRC)的中國本土單位已達50余家。

        另一方面,中國云計算也正在積極擁抱異構計算,以應對人工智能對計算力的需求。以阿里云、騰訊云等為代表的中國云計算企業紛紛推出異構計算實例,阿里云更是推出E-HPC,打造了中國首個“云上超算”平臺,將強大的計算力普惠大眾,有助于推動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

        ——超算、異構計算、云計算,中國在這些領域均具有不小的話語權,為AI在中國的下一步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計算力保障。

        再看大數據。

        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群體,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億。龐大網民群體每天都在產生著海量的數據。例如,如今微信的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五個億,試想光微信一個應用,每天產生的數據量能有多少?在2015年,中國的數據產生量就已經占到全球數據總量的13%。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劉易斯曾說:“在數據方面,美國根本無法與中國相比。”

        ——中國具有全球最為龐大的數據資源,這為人工智能的訓練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再看算法。

        如果用做菜來比喻,計算力是火,大數據是食材和調料,那么算法就是做菜的技藝,直接決定這道菜口味的好壞。不能否認的是,中國目前在深度學習算法上并沒有顯著的突破,深度學習框架也大多采用國外的開源框架,TensorFlow、Torch 、Caffe、Theano、Deeplearning4j等等。中國在人工智能上畢竟缺少深厚的積累,算法和理論上還存在著短板。

        ——不過,這一短板或許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對于人工智能,中國還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政策支持。

        今年7月末,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了“三步走”戰略:2020年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而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中國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規劃了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人工智能研發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等方面的基本路徑,勾勒了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基本藍圖,有國家政策的扶植,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自然會駛入快車道。

        綜上,繼“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兩大戰略之后,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中國一場新的“全民運動”,中國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最具潛力的國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泡沫?不一定都是壞事

        正如歷史上每一個產業興起都會被置疑存在“泡沫”,人工智能也不例外。

        資本的注入、媒體的轟炸、大廠商們紛紛高調宣布AI戰略,人工智能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被渲染得如花似錦,看上去,它真的像是一個泛著七彩光暈的肥皂泡。

        換個角度看,“泡沫”不一定全是壞事,唯有具有極高熱度的產業才會出現泡沫,像互聯網、云計算和共享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噱頭有之,炒作有之,蹭熱度有之,但當泡沫逐漸消退之后,這些產業最終成為了推動中國產業升級的力量,逐漸顯露出了其真正價值。

        所以,人工智能這個被視為能夠推動中國產業變革的新勢力,有“泡沫”不足為奇,只要泡沫下面有著足夠的“干貨”。同時,對于一個新興產業來說,還是需要這些泛著七彩光暈的泡沫去承載夢想,去吸引更多的人去追逐,從而更快速的促進產業生態的形成。

        那么,在中國,人工智能的“泡沫”之下到底有多少“干貨”?

        在廣義上,人工智能是能像人類一樣思維、像人類一樣行動的系統,但這樣的人工智能目前還只停留在科幻電影中,距離實現還遙遙無期。當前更為現實的是狹義的人工智能,即具有特殊目的的人工智能,諸如圖形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識別、醫療輔助、無人駕駛等。

        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指出了中國人工智能可落地的一些方向: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VR/AR、智能終端等新興產業;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的智能升級;教育、醫療、養老等智能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社會治理等。

        可見,人工智能在中國大有用武之地。但就目前來看,人工智能在中國相對發展較快的應用領域是智能語音識別、圖形圖像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機器人等人機交互方向,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無人超市、安防、醫療保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總體來看還處于布局和探索的階段,當然也還是一個燒錢的階段,中國人工智能距離規模商業化還需要一定時間。

        麥肯錫報告指出,在科技行業之外,人工智能還處于早期實驗性階段。諸如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的關鍵算法還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并不完美,而人工智能的商業化之路也還需進一步探索。

        但起碼,在華麗的“泡沫”下面,并非只有泡沫。

        需要領頭羊,也需要大生態

        上有政策扶持,下有計算力、大數據的支撐,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未來會是一片坦途么?

        非也。盡管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論文和專利數量保持高速增長,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較晚,缺乏積累,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算法上還較為薄弱。

        此外,騰訊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在AI企業數量、全產業布局、人才儲備、投入資本、投資領域等方面相比美國還存在著不小差距。

        例如,截止到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美國擁有 1078家,占據42%;中國其次,擁有592家,占據23%。美國AI產業在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全面布局,而中國更偏向應用層。

        所以,人工智能在中國要保持高增速,甚至實現彎道超車,既需要領頭羊的拉動,也需要大生態的支撐。

        人工智能是一個“燒錢”的產業。麥肯錫報告顯示,2016 年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上投入了 200 億到 300 億美元,其中 90% 花在了研發和部署上。故而,沒有雄厚的資金和人力支撐,AI產業的基礎層、技術層以及應用層都難以產生大的突破。在中國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行業落地方面,中國的科技巨頭需要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所幸的是,中國的科技巨頭們投入人工智能的力度在不斷加大,步伐也在加快。

        例如,在剛剛結束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宣布成立“達摩院”,計劃未來3年內為“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以上。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百度是BAT中最早布局AI的公司,從 2014 年到 2016 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研發成本占總營收比分別為 12.9%、14.2%和 15.3%。去年9月,百度正式發布了“百度大腦”;今年7月,百度發布了運用百度大腦核心能力的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開放平臺和面向自動駕駛的Apollo開放平臺,輸出了兩個AI的拳頭型產品。

        騰訊在2016年建立了AI lab,聚集了全球數十位人工智能科學家、50位世界一流AI博士,專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基于騰訊億萬用戶海量數據及在互聯網各垂直領域的技術優勢,立志打造世界頂尖人工智能團隊。

        當然,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國人工智能整個產業的提升僅靠數家領軍企業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學術界、基礎架構提供商、云服務提供商、互聯網企業、軟件開發商以及大量產業鏈垂直領域人工智能企業的共同努力,營造人工智能的大生態,推動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到來,人工智能則是這次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吳軍先生曾經在《智能時代》一書中提到,在歷次革命中,一個人、一家企業、甚至一個國家,可以選擇的道路只有兩條:要么加入浪潮,成為前2%的人,要么觀望徘徊,被淘汰;至于如何成為這2%其實很簡單,就是踏上智能革命的浪潮。

        中國已經踏上了這場新浪潮,雖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未來已經為中國敞開了大門。

        來源 ChinaByte比特網

      下一篇: 通用電氣選擇AWS作為

      上一篇: 工業IoT邊緣技術落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jizz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