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7
摘要:GE最早產生“工業互聯網”的想法是在幾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隨著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的增加,GE的工業客戶開始將更多注意力從提高生產力轉向了提高利潤率。
當我們大多數工業自動化方案解決供應商還在通過基于工業以太網來實現自動化之時,GE已經開始押寶工業互聯網正式進軍更高層次,搶占未來產業市場。
GE過去一年半里雇傭了250多名計算機科學家和軟件工程師,它還計劃增加到400人,并在2015年之前投入10億美元資金。該計劃屬于GE對“工業互聯網”押下的大賭注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會給實體層面的工業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數字智能化。物聯網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了好幾年,指的是網絡連接的、可搜集數據和進行通訊的機器。信息技術公司也在角逐這一新興領域。
GE最早產生“工業互聯網”的想法是在幾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隨著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的增加,GE的工業客戶開始將更多注意力從提高生產力轉向了提高利潤率。
GE全球軟件中心負責人、高級副總裁BillRuh是思科的一名前高管,他在18個月前加入GE,實際上也是GE軟件中心的第一名員工。目前這個軟件中心已經集合了350名研發人員,并且將在全球20個軟件人才集中的地區設立類似的中心。軟件中心將作為GE研發中心的一部分,和GE旗下每一個事業集團密切合作,幫助他們把新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市場。
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的機器間的通信,可以讓機器設備變得更加智能。我們希望像交通運輸、能源、采礦等行業能變得更安全并且效率更高,采用工業互聯網的公司便可以很容易地實現目標。
實際上,GE的“工業互聯網”實際上是對物理聯網概念的重新包裝,并且重點計劃在工業生產領域進行推廣。而在2011年前后,IBM[微博]和思科也都制定了各自的物聯網發展戰略:IBM擁有“智慧地球”項目—提出將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設施中,用于一些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領域;思科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提出了“萬物互聯”的概念。
GE的計劃之一是未來任何一臺工業機器都能通過下載一個App應用或者以類似的方式,進行任何想要的操作。而如果在地球上,這幾家大公司的幾張物聯網,甚至像沃爾瑪這樣的“局域物聯網”最終都能夠“聯合”起來,那么前景還會美妙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