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60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曾多次強調,應對危機,要抓技改。作為“工業母機”,機床在裝備制造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機床的技術改造是制造裝備技改中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裝備制造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09~2011)》中,涉及機床工具的高達49種,位居各類裝備之首,機床技改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數控系統再制造成熱點
“低成本是推動機床再制造市場迅速膨脹的關鍵因素,現在不少大企業原先進口的機床已經遠超過了‘服役期’,但這些設備價值不菲,單價在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由于其機械本體和精度保持完好,只是數控系統等電氣部分嚴重老化,因此急需進行再制造。”小徐是北京藍拓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的業務員,經常拜見客戶,雖然入行時間不長,但對機床數控系統再制造市場了解頗深。
從產品角度來說,立臥式車床(特別是大型立臥式車床)升級數控立臥式車床、龍門銑升級數控龍門銑、臥式鏜銑床升級數控臥式鏜銑床、立臥式磨床升級數控磨床的改造效果比較理想。小徐告訴記者,進行數控系統再制造的機床設備價格一般都在200萬元,如果高于這個價位,一般大規模的企業就會選擇購買新設備了。而對于從事再制造業務的企業來說,毛利潤低于30%,他們也會選擇放棄。
“僅北京,從事數控改造的企業就不下20家。”小徐說,這還是保守數字。
除了像藍拓、凱普、西門子自動化工廠等一些由研究所和數控系統制造企業合資成立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老機床廠技術骨干自己出來單干的。
王涵冰便是其中之一。
王涵冰目前所在公司專門從事目前市面上較罕見品牌———法國施耐德集團NUM數控系統的再制造,過去進口的大型機床有部分配的就是該品牌數控系統。據悉,該公司是王涵冰在2002年的時候和一個朋友一起注資成立的,剛開始時只是零散地接一些改造的活兒,但現在公司已在沈陽、包頭、深圳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及辦事機構。
他認為,機床數控化再制造至少有五大好處:
其一,投資額小、交貨期短。同購置新機床相比,一般可以節省60%~80%的費用,再制造費用低。特別是大型、特殊機床尤其明顯。一般大型機床的再制造,只需花費新機床購置費用的三分之一,交貨期短。但有些特殊情況,如高速主軸、托盤自動交換裝置的制作與安裝過于費工、費錢,往往改造成本提高2~3倍,與購置新機床相比,仍可節省投資50%左右。
其二,了解設備、便于操作維修。購買新設備時,不了解新設備是否能滿足其加工要求。再制造則不然,通過改造過程,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機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對機床的特性早已了解,在操作使用和維修方面培訓時間短,見效快。經過再制造的機床安裝好,就可以實現全負荷運轉。
其三,性能更穩定。各基礎件經長期時效,幾乎不會產生應力變形而影響精度;各功能部件經長期磨合,功能穩定性、可靠性好。
其四,可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地基,不必像購入新設備時那樣需重新構筑地基。
最后,更有利于使用與維護。由于用戶、維修人員不僅可以直接參與再制造方案的制定,而且可以參與再制造的全過程,可以直接獲取各種技術信息,更深入地掌握機床的結構及性能特點,從而增強使用與維修的主動能力。
廣闊市場亟須規范化
王涵冰告訴記者,數控機床再制造市場的潛力以及豐厚的利潤是讓他離開原來不錯的單位下海單干的信心所在。他認為,我國的數控機床再制造業正處于蓬勃的發展階段,特別是近些年來用戶對數控機床認知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使得再制造事業大有可為。
“目前我國大概有400萬臺普通機床,其中不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不節能、不環保,亟待實施數控化再制造的大概有200萬臺。若按照改造一臺平均支出改造資金6萬元計算的話,大概有1200億元的市場規模。”華中數控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他說,如果再加上對進口數控機床的再制造,那么中國機床再制造市場的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這無疑讓眾多從事數控機床再制造的企業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河北的文安機床市場是國內比較知名的機床超市,這里大量收購國內企業轉制、破產后處理的機器設備,像一個大的二手機超市,有時能達到幾萬臺,各種類型的機床都有。附近也有不少的機床再制造企業,這些企業將機床進行簡單的改造后,賣給作坊式的小廠,價格一般是新機床的30%~40%。
“但一般上規模的企業不會來這里,他們會選擇去黑龍江的黑河和綏芬河地區,這里集中了大量的進口高端二手機床。”小徐說,由于這兩個地方地處中國和俄羅斯的交界處,因此只要有客戶需求,他們就會帶著客戶前去考察。
但目前中國機床再制造業還遠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系統化。專門從事再制造的公司小而散,主要分布在南方。公司員工從3人到20人不等,大多是曾在機床企業工作過擁有實際操作經驗的退休專家。因此數控機床再制造市場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來自于法律法規方面。
王涵冰也承認,目前市場比較混亂,缺少能夠保護客戶利益的、規范數控機床再制造從業者在安全與質量方面行為的有關規定。
他指出,個別企業的行為也讓人擔憂。如小型加工企業渴望加入這個行業,卻缺乏對數控機床再制造技術特別是修復技術的理解,從而生產出不符合技術參數和安全指標的產品;還有不規范的小企業趁機將產品簡單翻新,貼牌后作為再制造產品投向市場。這使得再制造產品魚龍混雜,也使得用戶喪失對再制造產品的信任。
因此客戶在對數控機床再制造公司的選擇時要特別注意,選擇有資質認證的公司。此外,由于目前整個行業還很不規范,同一臺機床的再制造,不同的公司開價相差很大,有時甚至高達2~3倍。這尤其提醒用戶要深入勘查承包公司的已有業績,最好到承包公司現場勘查。因為一個好的數控機床再制造企業,不僅要有很強的機電設計能力,而且還應有一定的加工制造能力。
不過,要實現再制造產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還必須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同時,還應加大力度提高再制造的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實現再制造的產業化。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力度支持再制造產業形成規模,支持建立和完善機床技術改造研發中心或基地;有關部門應利用國家科技經費,支持對提升機床再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產業化水平的重點改造技術、關鍵技術及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