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36
高端產品有差距
據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信息中心統計,2007年1-6月份,我國76家規模以上繼電器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億元,同比增長%;實現利潤億元,同比增長%。這說明,企業的贏利水平在產量大增的同時卻大幅度快速下滑。更深層次的原因,除各種成本上升勢頭過猛,沒有能力消化外,繼電器企業的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制造以及管理水平低,是其癥結所在。這一結論從繼電器進出口狀況亦可以印證。
2007年繼電器出口創匯為億美元,進口用匯為億美元,其順差同比增加了%。但仔細分析其結果卻令人擔憂:小于60V的繼電器出口萬只,增長%;進口萬只,增長%。可其出口值為萬美元,增長了%;進口值為萬美元,卻增長了%。進口值增幅比出口值增幅高出3.8個百分點,而進口數量增幅僅比出口數量增幅高出了個百分點。
同樣,小于 100V的繼電器出口萬美元,同比增長%,數量萬只,同比增長%;而進口達 萬美元,同比增長%,數量萬只,同比增幅為%。進口值比出口值雖然同比低了個百分點,金額卻高出一倍多,達9673多萬美元,而且出口的數量比進口的數量少了萬只。由此可見,高端產品方面我國與先進水平相差極遠。
市場呈現四大特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繼電器國際市場的競爭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是國際上強勢企業的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知名的繼電器制造企業為了進一步強化核心競爭力,在資源整合上,不僅進行技術融合、產品融合、全球市場重新布局,還持續強力推進跨國并購,使其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不斷鞏固,其競爭優勢更加凸顯,我國繼電器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二是產業競爭的關鍵已從量的競爭,發展成新型繼電器以及關鍵材料、專用設備等核心的基礎研發制造的競爭。繼電器研發制造的價值創新點已向核心技術轉移。當前以及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繼電器行業的核心基礎產業和核心技術仍被發達國家掌控,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三是外資加大擴張力度。外資企業正從資本、技術、新產品、市場拓展等方面全方位對內資企業施加壓力,實施“高端搶利潤,低端搶市場”的策略,導致“市場國際化,本土企業邊緣化”的現象。
四是跨國企業通過制定技術標準,控制核心技術,加強產業鏈整合,不斷鞏固在全球中的主導地位,使技術標準和國際規則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中。與此同時,國外不斷運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來打壓我國產品出口的趨勢日趨嚴酷。
為此,我國繼電器行業要由低端低價的無序發展和競爭,迅速走向高品質、優品牌的良性發展和競爭。產品上要從低質提升為高質,技術上要從低含量邁向高含量,競爭上從低層次走向高層次。緊緊把握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需求可能減弱,而導致產能過剩的契機,趁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持續升值之時,加緊企業裝備更新改造,提升基礎技術和制造能力,使技術創新和制造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技術和裝備基礎。
以品質確立品牌
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仍將以不低于兩位數的增幅高速發展,這將給繼電器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特別是各個行業的普遍高速增長和升級換代,并以自動化、數字化為特征,對控制基礎元件繼電器不僅需求加大,而且對技術性能、品質、種類等都提出了更高期望。毋庸置疑,這也給繼電器行業提供了又快又好發展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蒙古自治區 繼電器行業要集中優勢,攻克高端產品。對國內急需的高、精、新、特產品要投入更大的研發力量,重點圍繞計算機、通信及網絡、數字化家電、裝備制造母機、汽車電子、環保節能領域的相關產品、設備以及改造傳統產業的需求,開發具有先進技術性能指標的產品。圍繞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產品,重點將與繼電器相關的片式電子元器件、機電元件、電力電子器件等作為攻關方向,努力發展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高頻化、高精度、低功耗、多功能、復合化、組件化、模塊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型繼電器,滿足電子整機、裝備控制的發展需求。國內繼電器廠家只有在高端產品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上下工夫,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才能有效拓展繼電器市場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