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熱點

      第十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紀要(圖)

      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0

      gn="center" style="display: block;">

        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可靠性工程分會、中國自動化學會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自動化儀表分會、《自動化儀表》編輯部和科訊交流有限公司等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于2009年6月2~3日在上海光大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來自北京、天津、黑龍江、遼寧、河南、河北、福建、山東、安徽、浙江、江蘇和上海等省市的250余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6月2日上午9:00,學術會議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自動化學會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范鎧的主持下準時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浙江大學副校長褚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分會和中國自動化學會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吳欽煒、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自動化系統部市場部經理楊大漢、紐倫堡會展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耀德等在主席臺上就座。莊松林院士代表有關各方為學術會議的開幕致詞,對出席會議的各地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對給予會議支持的各界朋友表示由衷感謝,并預祝學術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楊大漢經理和曾耀德總經理隨后分別致詞,對第十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次學術會議以“過程儀表與自動化的新發展和新機遇”為主題,并設“檢測控制新技術及其應用”和“大學生論壇”兩個分專題,廣泛交流和研討了生產過程自動化的檢測控制技術及其儀表裝置的新成果。學術會議編輯出版的論文集收錄了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各類論文112篇。論文內容涉及面廣,大都有一定的學術技術深度。本次學術會議是又一次學術水平較高的專業盛會。

        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檢測控制儀表不斷涌現,工業網絡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深入,信息集成和系統集成能力得到了提升,從而推動著過程儀表與自動化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世界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催動著各類產業結構及格局的新調整,也給過程儀表與自動化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正基于此,本屆學術會議緊緊圍繞“過程儀表與自動化的新發展與新機遇”這個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在6月2日上午和下午分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儀表與裝置委員會主任委員范鎧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彭瑜主持的主題報告大會上,7位報告人以此為主線從不同角度作了學術報告。

        浙江大學副校長禇健在題為“過程自動化的發展與機遇”的報告中,從過程自動化的現狀、企業的需求與問題、若干典型應用示例、需要關注的新方向等4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過程自動化的發展與機遇,突出了“節能減排”國家大政策下的過程自動化新形勢,并以石化企業MES系統和應用、瓦斯系統平衡與優化調度為例,著重分析了企業管理信息化、運行維護智能化、產品生產數字化對過程自動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數據挖掘、制造運行管理和智能工廠等方面需要特別關注的新方向。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自動化集團自動化系統部市場經理楊大漢在題為“數字化工廠與開放式創新”的報告中,以寶馬汽車制造過程為例子,深入闡述了由未來制造業的個性化和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的更高要求而促進數字化工廠的創新與發展的新思路,指出數字化工程是產品集成制造的基礎,通過模塊化結構擴展集成的概念實現以工藝為導向的工廠設計,智能構建模塊將決定制造業的未來。西門子自動化產品(SIMATIC)將是面向未來最優化自動化控制任務的最佳選擇之一。

        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林永春在題為“艾默生無線技術的解決方案”的報告中,從無線技術在污水處理監測等諸多方面的典型應用入手,著重論述了采用自組織網格網絡結構的智能無線技術的特點以及智能無線技術與系統集成方案,艾默生的“即插即用”智能無線技術采用了基于工業標準的安全、可靠、規模可變的結構,因而不僅“無線”,而且“無限”。

        上海恩德斯豪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邱唯力在題為“MEMOSENS智能數字傳感器”的報告中,在簡要介紹E+H水分析產品的技術創新基礎上,著重闡述了該公司基于感應式雙向數據傳輸和單向能量傳輸的Memosens智能數字傳感器的技術創新及其突出優點。這是一類集成了記憶功能的數字傳感器,簡便、安全、功能豐富,為更加精確的過程自動控制創造了條件。

        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原寶鋼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任德祥在題為“過程自動化面臨的挑戰和期望”的報告中,在簡要分析了過程產業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所面臨的問題的基礎上,從保護控制、支持決策的控制技術、面向開發產品指令鏈的控制技術、柔性?自動化新課題等4個方面著重闡述了新形勢對過程自動化系統控制的新期待。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設計師黃文君在題為“DCS系統前沿技術探討”的報告中,從分析DCS面臨的挑戰出發,圍繞構建大規模開放式網絡和融合PLC、FCS、IPC優勢技術,以及吸收IT技術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工廠自動化技術、拓展資產管理與在線維護技術等前沿技術展開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以開放的思維迎接挑戰,持續為用戶提供最優的過程控制層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目標方向。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副所長范鎧在題為“自動化儀表新觀察”的報告中,以美國儀器儀表學會(ISA)更名為國際自動化學會(ISA)為引子,深入分析了儀表與裝置技術發展所面臨的種種敏感點,提出了系統整合應用是需要突破的重點的新觀點,呼吁對儀表有較高要求的用戶企業給國產儀表一點機會,以增強國產儀表發展的原動力。

        上述7個主題報告以及每個報告結束后的提問互動都深受與會代表們的關注。大家認為,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及由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種種困難,給過程儀表與自動化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只有認清形勢,各方協力,抓住機遇,才能促進儀表自動化技術與產業的新發展。

        6月3日上午,“檢測控制新技術及其應用”專題交流會由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費敏銳教授主持。作交流報告的有: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繆學勤的“基于國際標準的11種工業實時以太網體系結構研究”、上海西門子工廠自動化有限公司尹磊的“PCS7系統在青島煉油項目的應用”、上海新華控制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王維建的“面向過程自動化的新型DCS”、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王鑫的“電容式射頻導納物位計的設計與實現”、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高劍琳的“OLED顯示技術在智能儀表上的應用”、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王吉明的“軟測量技術在起重機稱重系統的應用”、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莊凌昀的“可靠性列車微機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

        上述7個報告涉及過程自動化中的檢測、控制、顯示、網絡等新技術及其應用新成果,并有交通運輸方面的新發展,內容豐富,交流互動的氣憤熱烈。盡管規模不是很大,時間也不是很長,但同樣精彩,受到與會代表們的歡迎和關注。

        在國際金融風暴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壓力的大背景下,由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積極倡導,并由有人才招聘計劃的相關企業與本屆學術會議共同組織的“大學生論壇”于6月3日上午9:00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展示中心如期召開。論壇采用了“大學生自己組織設計、主持演講”的方式,先后由上海大學的馬成喜、華東理工大學的左蕓以及東華大學的汪賢等3位同學主持,在論壇上作演講的有14位同學,他們分別是:華東理工大學化工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于進作的“ZigBee無線通信技術在水產監控中的應用”、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周文作的“PLC運行系統中IEC任務調度的分析和設計”、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徐浩作的“EPA控制網絡中GSM接入點的設計”、華東理工大學自動化系劉承龍作的“基于AT91SAM9260的ZigBee多功能網關設計”、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鄺宏武作的“一種面向運動目標捕捉的動力學視覺伺服方法”、上海理工大學 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張勇作的“FCM算法及其在客流統計系統中的應用”、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汪賢作的“基于幾何不變量的目標識別研究”、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黃丹青作的“工業無線標準研究與應用”、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顧嫣作的“基于動態規劃的FlexRay動態段優化調度算法”、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馬成喜作的“基于工業以太網的低壓電器網絡監控模塊設計及測控網絡的構建”、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胡力剛作的“基于ARM芯片的TFT-LCD顯示系統設計”、華東理工大學自動化系左蕓作的“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管理模式的研究”、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胡濤作的“基于Multi-Agent的海洋數據傳輸系統的設計”以及華東理工大學信息學院自動化系周志猛作的“能源供需規劃優化方法研究”。

        論壇上所有演講者都作了充分準備,PPT文件制作精美,演講重點突出,而且大都能準確地控制在20分鐘以內,回答提問的反應也比較敏捷,現場氣氛十分活躍,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們的青春活力。

        本次論壇還組織了由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所長孫叔平、上海西門子工廠自動化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王鷗、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與規劃部經理李睿標、上海威爾泰工業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懷喜以及上海師范大學張功鍍教授、華東理工大學吳勤勤教授等組成的評審團對演講者的學術技術水準與綜合表達能力進行的評審。最終,馬成喜同學榮獲特等獎,徐浩同學榮獲一等獎,左蕓、劉承龍、顧嫣同學榮獲二等獎,其他同學分別榮獲魅力風采、獨特創新、學術之星、優秀成果、才思敏捷等單項獎。學術會議組委會還為馬成喜、左蕓、顧嫣、汪賢和艾葉等5位同學頒發了“優秀組織獎”。

        下午3:45,“大學生論壇”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論壇”評審團的相關企業領導認為,盡管“論壇”上的表現不是他們招聘人才的唯一條件,但確實很有參考價值。而參加本次“論壇”的學子們則表示,不管能否為組織這次活動的相關企業“選中”,都是一次很好的崗前鍛煉機會,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等單位為大學生就業搭臺架橋的這次積極嘗試很有現實意義。

        本屆學術會議在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根據“堅持技術創新標準,統籌考慮專業地域”的原則再次組織了優秀論文評選,經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們認真評審,在錄用的112篇論文中評選出了10篇優秀論文,他們分別是上海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公司尹磊等的“PCS7系統在青島煉油項目中的應用”、華東理工大學左蕓等的“工業無線傳感器網絡管理模式探討”、華東理工大學劉承龍等的“基于AT91SAM9260的ZigBee多功能網關設計”、河北鋼鐵集團承德公司劉衛軍等的“電子皮帶秤與核子皮帶秤的綜合比較”、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周文等的“PLC運行系統中IEC任務調度的分析和設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柳強等的“基于完全參數的低功耗槽道流量檢測系統設計”、上海理工大學顧嫣等的“基于動態規劃的FlexRay動態段優化調度算法”、大慶煉化公司秦緒香等的“兩套FCS系統之間的時鐘同步”、上海大學徐浩等的“EPA控制網絡中GSM接入點的設計”、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繆學勤的“基于國際標準的11種工業實時以太網體系結構研究”。

        6月2日下午18:00,近百名代表歡聚在上海光大國際大酒店光韻一號廳,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可靠性工程分會秘書長、上海儀器儀表自控系統檢驗測試所所長徐建平教授的主持下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西門子工廠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峻先生和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所長孫叔平教授先后致詞,祝賀第九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圓滿成功,并為獲得“第十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西門子杯優秀論文”的10位論文作者頒發了獎杯和證書。

        當手捧獎杯和證書的10位優秀論文作者與姚峻、孫叔平等領導并排站在授獎臺上時,宴會大廳掌聲驟起,攝影機燈光閃爍,留下了令人難忘的永久紀念。

        經全體與會代表盡心盡責的合作努力,并得到了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自動化儀表》雜志、《世界儀表與自動化》雜志、SIPAI網、科訊網、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上海恩德斯豪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紐倫堡會展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歷時兩天的本屆學術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出席第十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的同時,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同期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工業自動化與控制技術展覽會,同樣收獲頗豐。

      下一篇: 再聚焦遠東電纜:積極

      上一篇: 施耐德電氣收購Conz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少妇一晚三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V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