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63
從長遠來看,盡管可再生能源是人類未來最重要的能源,但如果沒有法規和政策的強力推動,大多數可再生能源的自然發展是遠遠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替代速度的。這表明世界能源的替代和可持續發展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甚至是殘酷的。
另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按照目前全球使用常規化石燃料的趨勢,本世紀中期全球的能源形勢和生態環境可能會遭受到危及人類生存的災難。
能源和生態環境的雙重危機迫使各國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以達到上述要求的替代速度。這些國家不僅加大研發支持力度,更重要的是通過法規和政策啟動可再生能源市場。在法規和政策的強力推動下,可再生能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發展最快,也是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
光伏發電的前景
世界能源組織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未來發展做出如下預測:2020年世界光伏發電的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1%,2040年占總發電量的20%。
歐洲光伏工業協會(EPIA)對光伏發電的預測為:2020年世界太陽能光伏組件年產量將達到40GWp,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95GWp,發電量274TWh,占全球發電量的1%,太陽電池的組件成本下降到1美元IWp;2040年光伏發電量7368TWh,占全球發電量的21%。
世界光伏發電發展路線圖
2020年世界的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200GWpa。其中美、日、歐安裝總量超過世界總量的50%%。隨著光伏市場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發電的成本也隨之下降并逐步接近和達到常規發電成本水平。近年來光伏發電發展速度比以前任何時候預測的要快得多,因此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速度也比以前預測的要快,盡管近年來多晶硅材料短缺減緩了成本的下降速度。如預測的那樣,隨著常規發電成本的不斷提高,到2020年左右光伏發電與常規發電相比,完全具有競爭能力。
綜上所述,世界各種權威機構對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和光伏發電未來前景的預測具有高度一致性。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預測結果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可信度,因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預測充分說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緊迫性和必然性,說明光伏發電未來的重要戰略地位。
世界光伏發電未來5年預測
根據最近兩年的發展情況對未來5年(2007年~2011年)世界光伏產業以及薄膜電池發展做出了最新預測,其中2010年光伏電池/組件的年產量超過15GWp。
從預測中可以看出,薄膜電池產量逐年增加,2010年達到2GWp,占當年的%,顯示出薄膜電池的發展潛力。
在薄膜電池的發展中包含了太陽級硅材料短缺的促進因素。薄膜電池市場份額不斷增加,2008年達到最大值%,隨后開始下降,2011年下降到%。薄膜電池百分比的下降只是表明,隨著多晶硅材料的緩和,多晶硅短缺對薄膜電池的影響(外部因素)減小,薄膜電池的增長開始回落到因自身技術(內因)而發展的速度上。如果除去外部因素,薄膜電池是以漸次增長趨勢發展的。
世界光伏產業的技術發展
技術進步是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促進光伏產業和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幾十年來圍繞著降低成本的各種研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表現在電池效率不斷提高、硅片厚度持續降低、產業化技術不斷改進等方面,對降低光伏發電成本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商業化電池效率不斷提高。先進技術不斷向產業注入,使商業化電池技術不斷得到提升。目前商業化晶硅電池的效率達到15%~20%(單晶硅電池16%~20%,多晶硅15%~18%);商業化單結非晶硅電池效率5%~7%,雙結非晶硅電池效率6%~8%,非晶硅/微晶硅迭層電池效率8%~10%,而且穩定性不斷提高。電池效率的提高是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業化電池硅片厚度持續降低。降低硅片厚度是減少硅材料消耗、降低晶硅太陽電池成本的有效技術措施,是光伏技術進步的重要方面。30多年來,太陽電池硅片厚度從1970年的450~500μm降低到目前的180~200μm,降低了一半以上。硅材料用量的大幅度降低是技術進步促進成本降低的重要范例之一。
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和自動化程度持續提高是太陽電池生產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太陽電池單廠生產規模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MWp/年發展到90年代的5~30MWp/年,2006年25~500MWp/年,2007年25~1000MWp/年。對于太陽電池來說,30年統計的結果,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中最大的,是現代集約化經濟的最佳體現者之一。
光伏組件成本和發電大幅度降低。光伏組件成本30年來降低了2個多數量級。2003年世界重要廠商的成本為2~2.3美元/Wp,售價2.5-3美元/Wp,2004年以后因材料緊缺價格有所回升。
光伏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發展。30年來光伏產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的技術提升是光伏工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對光伏工業發展和光伏發電成本降低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