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68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廢舊物的循環利用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對減污降碳、節約資源都意義重大,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重要舉措,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戰略基礎。4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與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自2011年起,我國開始大力推廣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支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第一次被寫入《中國紡織工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中,“再生服裝”、“舊衣物循環利用”等詞條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廢舊紡織品主要源于紡織品加工階段和消費后環節,因此,為加強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需從其生產、回收、綜合利用3個環節同時入手。
作為全球第一紡織大國,我國紡織纖維加工總量占全球的50%以上,紡織業也是我國發展最快且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之一。如浙江紹興、江蘇蘇州、山東青島等都是國內知名的紡織業較發達的地區。據統計,2020年廢舊紡織品產生量約2200萬噸,循環利用率約20%,隨著人均纖維消費量的不斷增加,提高其循環利用率的任務也變得更加迫切。
在廢舊紡織品回收方面,盡管人們可以通過小區、街道放置的舊衣物捐贈箱或線上平臺等進行捐贈,但有數據統計,每年我國閑置和浪費的紡織品高達6000多萬噸,而其回收率卻不足10%,大量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得不到妥善的處置。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行業確實存在回收體系不夠健全、關鍵技術較為薄弱、行業標準有待完善、綜合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總體來說,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能力和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方面,主要可分為慈善募捐和盈利回收兩個方面。近年來,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市場相對比較活躍,據2018年某線上平臺的廢舊紡織品回收數據統計,成為再生工業生產原料的廢舊紡織品約占18%、用于農業生產保溫物資的約占22%、用于環保布藝勞保用品的約占15%、以及進入了非洲等不發達地區的約占45%。但由于企業的舊衣服回收項目本質上仍屬于商業行為,其行業相關監管工作目前仍有待加強。慈善募捐則是由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發起的募捐活動,也會將部分可循環利用的舊衣物經整理消毒,寄往有需要的地區。
此次《實施意見》明確了推動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9項具體措施,也明確提出,到2025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25%,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200萬噸;到2030年,建成較為完善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實施意見》為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產業的未來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廢舊紡織品的循環利用也離不開人們的共同努力,為此,《實施意見》提出要做好宣傳引導,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共同營造全社會參與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