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6 點擊率:163
疫情當前,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采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對中國經濟短期產生了一定影響。然而,回顧中國經濟近十年來的發展,互聯網的繁榮,引領了大眾生活方式更新換代,特別是在消費層面,應運而生許多經濟新形態,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變革。
網紅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平臺經濟、數字經濟等都是在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新經濟概念,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推動力,這股互聯網經濟創新力量,帶動中國互聯網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本文聚焦淘寶直播、快手、抖音、虎牙等平臺上,主播們在疫情發生之后的責任心與行動力,在普及防控疫情和衛生健康知識、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和社會信心的同時,展現新時代網絡主播們的正能量價值觀對中國社會經濟生活的積極推動作用。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谷雨)85后電商主播薇婭,本名黃薇,全網粉絲超過數千萬,是淘寶第一主播。1月25日大年初一,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薇婭做了一場防疫科普公益直播。
大年初一,薇婭在直播間和粉絲們互動交流防疫知識。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薇婭的直播頻率雖然保持穩定,但強度與之前相比有所下降。1月31日,薇婭在家里開啟了鼠年第一次真正的電商直播,在直播間上線推薦的產品只有10件,比起高峰期的70多件,產品數量僅為七分之一,這無疑將影響觀看人數與銷售情況。
2月28日,薇婭在“零食節”上推薦了60多個產品,直播已經恢復到之前的正常水平。然而在疫情面前,帶貨仍然不是薇婭的第一考量。作為全品類電商主播,薇婭認為自己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薇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疫情期間,大家在家里不便出門,我能做的就是幫助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到需要的商品。同時,我還能陪伴在粉絲身邊,傳播更多正確的防護知識,和大家多聊聊天,讓直播間溫暖四溢。”
因為敬畏,所以保持初心
薇婭每天直播超過5小時,單日直播引導成交額也最高達到十億元。“廢話不多說,先來波抽獎”、“五四三二一,上鏈接”是薇婭直播間的特色。言簡意賅不帶主觀情緒色彩,親自試用、講解每個產品,這種專業且務實的態度,感染著每個“薇婭的女人”。
圖為薇婭本人 受訪者提供
與薇婭簡單風格相對應的,是她簡單而純粹的內心。“今年是我做電商主播的第四年,最重要的是把粉絲的需求、感受放在第一位,保持對這個行業、這份工作的責任感、敬畏心,不斷地為粉絲尋找更好的商品,保證商品的品質包括到售后的處理,滿足粉絲的需要。”薇婭說,“這些都是我一直堅持的。”
2019年,薇婭直播場次超過365場,全年無休。但薇婭的工作不僅僅限于直播間,她也在身體力行做公益、做扶貧,她希望把溫暖帶給更多人,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令薇婭最驕傲和感動的是,是薇婭與粉絲們的齊心協力。
薇婭說,“通過‘薇婭魅力中國行’,我們去了很多美麗的地方,把優質農產品帶給大家,幫助當地農民脫離貧困。”薇婭團隊從2017年就開始做公益,據統計,2019年薇婭和粉絲一起通過扶貧公益直播的形式,完成了1.1億元的引導銷售額。
薇婭團隊攜手品牌伙伴向武漢捐贈消毒水 受訪者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薇婭團隊從合作過的商家中挑選符合要求的物資,同時聯系武漢的醫院對接,籌備30000只口罩、10080份消毒液、100000份即食食品等總價值超100萬元物資,后續為了保障醫護人員的日常生活,還與品牌合作捐贈了安心褲、洗護用品等。同時,薇婭代表粉絲們向新冠肺炎專項資金捐款100萬元用于抗擊病毒。
電商直播未來,誰也無法預知,但薇婭的公益之心未曾動搖。“疫情之后,我會繼續努力,把公益事業繼續做下去,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特別希望能在疫情一結束就到湖北去溯源,和大家一起擁抱這得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這不僅是助農和扶貧,我還希望我能影響更多人加入到有愛的生活中。”薇婭說。
因為年輕,所以擁有更多力量
電商主播只是主播范疇下的一個分支。在泛娛樂化和消費力的雙驅動下,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除此之外,電競行業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播。與電商主播“導購員”氣質不同的是,電競主播更傾向于“競技解說”。與傳統體育解說不同的是,主播可以在解說游戲的同時親自體驗游戲過程。
不求人是虎牙直播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年紀輕輕20歲出頭的他,便躋身虎牙十大主播,收獲數千萬粉絲的關注。
圖為不求人 受訪者提供
不求人的一天有三個時間點。中午12點起床,準備當天直播時間表,調試好設備,選好衣服;下午5點開播,晚上12點多跟粉絲道晚安下播,對直播內容進行復盤;直到凌晨2、3點才能休息。不求人說,“準備直播內容是很難的,一方面要盡量兼顧彈幕里觀眾的反饋,一方面要消化不斷涌進來的新熱點。”
疫情期間,除了捐款捐物資,不求人更多選擇在平臺上,與粉絲們一起交流,共渡難關。不求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疫情緊張的狀況下,積極健康、輕松愉悅的直播內容,更能給粉絲傳遞正向的力量。“我的粉絲們很多把我當成他們‘崇拜’的朋友,我更應該以身作則,給他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不求人說。
不求人在疫情期間錄制小視頻為粉絲科普防疫知識
不求人原名游鵬,“退伍軍人”是他的標簽之一。軍旅生活讓不求人更快理解了射擊游戲里的技巧和操作,加上小時候對游戲的熱愛與天賦,不求人很快成長為行業內的頭部游戲主播。
“軍旅生活讓我更勇敢,遇到問題我會迎難而上,嘗試各種解決方案。這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不求人說,“作為行業里的頭部主播,我有幸得到了很多粉絲的青睞,這也讓更加感受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去為他們傳遞正確的三觀。”
因為信念,所以堅守一線
疫情發生之后,來自河北滄州的快手主播三哥引發了快手網友們的關注。三哥為火神山醫院建筑工程運送了一次建材,一開始妻子非常反對,最后他與和兒子一起說服了妻子。
“98年抗洪,我想參加,年齡太小;02年抗非典,我想參加,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的卡車;08年汶川地震,我參與的只是部分物資的轉鐵路運輸。2020年,我已經是成年人,也有了自己的卡車,有了自己的能力。”三哥說。為了三哥能夠防護更加徹底,三哥的妻子給他做了很多“特制口罩”,在口罩里面貼了層護墊。
圖為快手主播三哥 受訪者供圖
“喜歡東莞的黎明,雖嘈雜卻溫暖。”
“此行,我最想去的就是長白山區。幾個月沒去過了,很是掛念。那里肯定已經不再是冰天雪地,而是變成了我熟識的青山綠水,旖旎江源。”
雋永細膩的文字,很難想象聯想到作者是一個走南闖北的卡車司機。三哥用80多篇行車隨筆,記錄了自己這些年在路上的故事。疫情發生之后,他的更新頻率變高了,文字視頻點滴之間,亦能感受到這個樸實男人,對于祖國土地深深感情。
“我很久都沒有跑過這種速度了,所有路段全部頂著最高限速跑。對于此行,我也是很緊張的,我了解病毒的可怕,以及未來幾天所要面對的困難。但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與時間賽跑。”三哥說。
三哥本名丁澄,澄澈的澄。記者采訪三哥的時候,他反復強調自己不是一個主播,只是一個平凡的卡車司機。“我做的內容都是卡車相關的知識普及。這次去武漢,是作為職業卡車司機的責任心,我愿意貢獻自己的力量呼吁更多卡車人參與進來。”
三哥的粉絲在留言區鼓勵著他,“中國卡車人,三哥在行動!讓我們在一起,前路結伴而行!”快手傾斜內容、流量、技術、資金等,持續不斷為主播們提供幫助,讓更多人在快手上,被關注被看見。快手也愿意和三哥這樣的主播們一起,更好的傳遞正能量與愛的力量。
在采訪的過程中,三哥表示和他最默契的不是他夫人,而是卡車“小七”。“我的小七是有靈性的,他知道我們要去做什么,也能聽到他引擎里的緊張。但是他從極地里走出來,無懼任何艱難險阻,雖然他還年輕,只有不到一萬公里的里程。感謝小七陪我走遍全程,感謝他的全力支持。”
圖為卡車“小七” 受訪者供圖
因為幸運,所以更加努力
對于很多人而言,主播是一份職業,是收入的唯一來源。對于另外一部分人而言,主播或許只是生活中的調味劑。
陳柯宇,音樂人,同時經營著婚慶生意,因為一首《生僻字》火遍大江南北。《生僻字》囊括70多個生僻字,堪稱“中文十級測試”,但是歌詞“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卻又朗朗上口,令人回味無窮。
陳柯宇的走紅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差一點就放棄了音樂夢想的陳柯宇,尋夢之旅卻沒那么順利。2017年11月他創作出《生僻字》,直到他第26次發布這首歌曲,才收獲到三百多萬點贊。
在這之前,他已經在抖音嘗試發表25次《生僻字》,每次收到的關注都只有幾百次或幾千次瀏覽,最多一次也只有上萬次瀏覽。陳柯宇那時的粉絲,都是靠寵物積累的,“發貓和狗的視頻,十幾萬點贊;自己唱歌的,8個。”
陳柯宇在舞臺上 受訪者供圖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的創作有幸被大家聽見,讓大家感受到我音樂里傳遞的思想,為中華悠悠五千年文化感到自豪。”陳柯宇對記者說。
抖音的音樂基因,為陳柯宇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展示自我,表達自我。走紅后的陳柯宇不再焦慮,仍在不停創作,期待有更多作品獻給大家。新冠肺炎襲來,陳柯宇創作《口罩歌》還有《武漢加油》等作品,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粉絲和社會。
圖片為陳柯宇 受訪者供圖
“因為疫情不能出門,除了捐款,我希望給大家做些科普。一開始,我看到很多微博或者短視頻都在說,老人和小孩其實都不愿意配合戴口罩。在這個情況下,我研究了許多正確佩戴口罩的視頻,然后創作了一小段《口罩歌》,希望老人和孩子看了,能以更容易的方式知道并接納正確佩戴口罩。”陳柯宇說。
此外,陳柯宇寫的公益歌曲《武漢加油》,表達了對自己對醫護人員等奮戰一線的戰士們的感激之情。這首藏尾歌只有一分鐘,每句的結尾加起來是“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依托網絡平臺帶來的社交形式變革,大眾正不斷重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生活。不論是電商直播還是游戲直播,亦或者內容直播,直播行業已經從“野蠻生長”的時期穩步過渡到平穩期。通過規范直播平臺價值引導方式,營造良好網絡生態,越來越多的主播們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弘揚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