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機械設(shè)備產(chǎn)品 > 機床設(shè)備 > 金屬切削機床 > 銑床
發(fā)布日期:2022-04-27 點擊率:75
摘要 分析MUP320型銑床的主軸電路,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方法。經(jīng)實際運行,效果良好。
關(guān)鍵詞 銑床主軸電路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在機床的電氣設(shè)備維修和技術(shù)改造的過程中,必須對原機床電氣設(shè)備的工作原理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認真的研究,對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故障,找出原設(shè)計的不足、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隱患,提出合理的改進方案。針對某機械加工廠從捷克進口的一臺MUP320型銑床主軸電路存在的問題,我們對其進行了技術(shù)改進。
1基本概況
該銑床機械部分較簡單,但電氣控制部分比較復(fù)雜。主軸和工作臺的調(diào)速是液壓調(diào)速;主軸、工作臺的各種運動全部是由按鈕控制,控制按鈕有近60個,共有4臺電動機。主軸電動機功率4.5kW,實現(xiàn)主軸的拖動,能夠正、反轉(zhuǎn),采用Y-Δ降壓起動。工作臺移動電動機功率1.5kW,只要求單方向運轉(zhuǎn),工作臺在空間各方向的移動,是分別由6個電磁離合器來控制;工作臺的高低速掛檔是由2個高低速掛檔電磁離合器分別控制。機床的液壓油由液壓泵提供,液壓泵電動機能夠正反轉(zhuǎn)。冷卻泵電動機只要求單方向運行,由轉(zhuǎn)換開關(guān)控制。
2銑床主軸部分的電氣控制原理
圖1和圖2分別是該銑床主軸部分的主電路圖和控制電路圖。此電路是根據(jù)原機床的電氣原理圖繪制,由于原圖中所有電器符號與我國的電器符號標準不一樣,因此圖1和圖2中的各電器符號均改為符合我國標準的電器符號。
圖1 主軸主電路圖
圖2 主軸控制電路圖
2.1主軸主電路的工作原理
主軸電動機功率4.5kW,Δ接法;為減小起動電流,采用Y-Δ起動,用接觸器KMY和KMΔ完成起動與運行的切換。主軸電動機起動時接觸器KMY通電,主軸電動機定子繞組為Y形接法,起動電流減小為直接起動電流的1/3,一段時間后,KMY斷電,KMΔ通電,電動機定子繞組換接成Δ接法。
由加工工藝要求,主軸應(yīng)能順銑和逆銑,故要求主軸電動機能夠正轉(zhuǎn)和反轉(zhuǎn),從主電路中可以看出,接觸器KM1和KM2用于完成主軸電動機的正反轉(zhuǎn)控制。當接觸器KM1通電接通時,主軸電動機正轉(zhuǎn),主軸順銑;當接觸器KM2通電接通時,主軸電動機反轉(zhuǎn),主軸逆銑。
2.2主軸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由于整個機床所用的電器比較多,線路比較復(fù)雜,為了安全,所有電器均采用36V供電,繼電器用直流供電(見圖2所示)。其中KAJ是工作臺向左移動的控制繼電器,KAB是工作臺向右移動的控制繼電器,SA1是主軸電動機正反轉(zhuǎn)控制的轉(zhuǎn)換開關(guān),共有3個操作位置:Ⅰ位—主軸正轉(zhuǎn)控制;Ⅱ位—主軸反轉(zhuǎn)控制;0位—主軸停止;SA2是主軸具有不同加工過程控制的轉(zhuǎn)換開關(guān),當觸點SA2-2和SA2-3閉合時,主軸單獨轉(zhuǎn)動;當其觸點SA2-4閉合時,工作臺向右移動同時主軸正轉(zhuǎn),工作臺向左移動同時主軸反轉(zhuǎn);當其觸點SA2-5閉合時,工作臺向左移動同時主軸正轉(zhuǎn),工作臺向右移動同時主軸反轉(zhuǎn);KT1是控制主軸起動的時間繼電器。
合上總電源開關(guān),電源向變壓器供電,時間繼電器KT1通電,其延時斷開動合觸點KT1瞬時閉合,延時閉合動斷觸點KT1瞬時斷開,接觸器KMY通電,主軸電動機為Y形接法準備起動。
假設(shè)主軸單獨正向旋轉(zhuǎn)。轉(zhuǎn)動轉(zhuǎn)換開關(guān)SA2,使SA2-2和SA2-3觸點閉合,轉(zhuǎn)動轉(zhuǎn)換開關(guān)SA1在Ⅰ位,接觸器KM1通電,主軸電動機Y形接法起動;同時時間繼電器KT1斷電,經(jīng)延時,其延時斷開動合觸點斷開,延時閉合動斷觸點閉合,接觸器KMY斷電而KMΔ通電,主軸電動機起動結(jié)束,Δ接法運行,同時時間繼電器KT1通電,其延時斷開動合觸點閉合,延時閉合動斷觸點斷開,為下次起動作準備。
如果要求主軸電動機單獨反向旋轉(zhuǎn),可把轉(zhuǎn)換開關(guān)SA1置Ⅱ位,接觸器KM2通電,主軸電動機開始Y形接法起動經(jīng)延時自動切換成Δ形接法運行,其過程與上述主軸正轉(zhuǎn)過程一樣,把轉(zhuǎn)換開關(guān)SA1置0位,接觸器KM1或KM2斷電釋放,主軸電動機停止。
3控制電路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該控制電路有以下的特點:起動時,在正反轉(zhuǎn)接觸器KM1或KM2通電之前,接觸器KMY已經(jīng)先通電吸合,也就是說KMY的主觸點是空載接通電路;主軸停止時,正反轉(zhuǎn)接觸器KM1或KM2先斷電,而后接觸器KMΔ才斷電,說明KMΔ的主觸點是空載分斷電路,這樣就可以延長KMΔ和KMY的壽命。但該電路在設(shè)計上存在以下的問題。
(1)在設(shè)計控制電路時,應(yīng)掌握一個原則,就是線路中若某個電器暫時不起作用或其作用已經(jīng)完成,就要使該電器不通電或斷電。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總電源開關(guān)合上后,主軸起動之前,以及主軸正常運行之后的兩段時間內(nèi),時間繼電器KT1是一直通電的,而在這兩段時間內(nèi),時間繼電器KT1是不起作用或作用已經(jīng)完成,應(yīng)使時間繼電器KT1不通電或斷電才比較合理。
(2)當時間繼電器KT1一旦出現(xiàn)故障而不能起作用時,該電路就有可能出現(xiàn)主軸電動機直接起動的危險和接觸器KMΔ不會斷電的現(xiàn)象,其可靠性不高。
4主軸控制電路的改進
針對原機床主軸電動機的控制電路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對原電路作了一些改進,改進后的控制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改進后的主軸控制電路圖
其中KA是多增加的一個中間繼電器,SA1-3觸點在Ⅰ或Ⅱ位置都接通。工作原理ⅡⅠ如下:當總電源開關(guān)閉合給控制電路供電后,各電器均不通電。仍以需要主軸電動機單獨轉(zhuǎn)動為例說明其控制原理。此時把轉(zhuǎn)換開關(guān)SA1置Ⅰ或Ⅱ位,SA2置于適當?shù)奈恢茫瑒tSA1-3和SA1-1或SA1-2接通,SA2-2接通,中間繼電器KA通電,KA觸點閉合使接觸器KMY以及時間繼電器KT1通電,主軸電動機Y形接法,主軸正反轉(zhuǎn)接觸器KM1或KM2通電,主軸電動機Y形起動,經(jīng)延時,時間繼電器KT1的延時斷開動斷觸點KT1斷開,延時閉合動合觸點KT1閉合,接觸器KMY斷電,KM?通電主軸電動機起動結(jié)束,正常運行;與此同時,時間繼電器KT1斷電。
當主軸停止時,把SA1置0位,則KM1或KM2斷電,KM?斷電,電動機停止轉(zhuǎn)動。在接觸器KM1和KM2的線圈電路中串入KMY的常開輔助觸點,是為了使KMY先空載通電閉合,KM1或KM2再通電閉合。
從以上的分析上看,改進后控制電路既保持了原機床控制電路的特點,又克服了原電路存在的缺陷,使電路的可靠性大大得到提高,并經(jīng)實際運行,效果比較好。而控制電路仍有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例如:電動機在起動完成后由Y形換接為Δ形時,兩個接觸器仍然是帶載分斷和接通電路(原控制電路也存在此問題),如果能使KMY和KM?間的切換也是空載操作,效果會更好一些。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